老人行

老人低心逐年少,年少还为老人调。

两家挟诈自相欺,四海伤真谁复诮。

翻手作云覆手雨,当面输心背面笑。

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翻译

老者心态逐渐向年轻人看齐,年轻人反过来照顾老者。
两家人互相欺诈,伤害了真诚,又有谁来指责他们?
翻脸比翻书还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笑脸相迎内心却冷笑。
自古以来人情世故就是这样,今天又何必执着于长久的承诺呢。

注释

老人:指年纪较大的人。
逐年少:逐渐变得像年轻人一样。
年少:年轻人。
调:照顾,调养。
两家:指两个家庭。
挟诈:互相欺骗。
伤真:伤害了真诚。
诮:指责,批评。
翻手:形容变化迅速。
覆手:形容动作迅速。
当面:面对面。
背面:背后。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人际关系。
久要:长久的承诺或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老人行》。诗中表达了对人世间虚伪和欺骗现象的深刻批判,以及对人生的无常与世事变迁的感慨。

“老人低心逐年少,年少还为老人调。” 这两句描写的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现象,即年长的人往往对年轻人的行为持宽容态度,而年轻人则试图迎合老人的期望。在这里,诗人通过这温和的笔触,实际上是在揭示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矛盾和虚伪。

“两家挟诈自相欺,四海伤真谁复诮。” 这两句则直白地指出了世间的虚伪与欺骗。诗人用“两家”来隐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挟诈”一词强调了这种关系中的不诚实。而“四海伤真”则表达了对整个社会失去真诚的悲哀,最后的“谁复诮”则是诗人对这种现象所表示出的无奈和悲观。

“翻手作云覆手雨,当面输心背面笑。”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种表里不一的社会交往状态。“翻手作云覆手雨”形象地比喻了人们说变就变的情感和态度,而“当面输心背面笑”则点出了人们在交流中常常隐藏真实情感,只是在表面上保持友好。

“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 最后两句诗是对前述现象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诗人通过这句话,把这种虚伪的社会关系推向了历史的深处,暗示这种现象并非新鲜事,而且历来皆然。最后,“今日何须论久要”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与现在相似性的无奈接受,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未来可能发生改变的淡淡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世间种种虚伪现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老树

去年北风吹瓦裂,墙头老树冻欲折。

苍叶蔽屈忽扶疏,野禽从此相与居。

禽鸣无时不可数,雌雄各自应律吕。

我床拨书当午眠,能惊我眠聒我语。

古诗鸟鸣山更幽,我念不若鸣声收。

但忧此物一朝去,狂风还来欺老树。

形式: 古风

老景

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

绕屋褚先生,萧萧何所直。

每嫌柳浑青,追怅李太白。

多谢安石榴,向人红蕊拆。

形式: 古风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

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

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

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

形式: 五言律诗

自讼

孔子见南子,子路为不怡。

欲从公山氏,勃郁见色辞。

道如天之苍,万物不能缁。

弟子尚不信,况余乏才资。

明知古人仁,语默各有时。

苟出不自慎,果为听者疑。

白圭尚有磨,驷马犹能追。

一言成不智,虽悔欲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