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梅(其六)

出林生内热,移树就新寒。

夜坐当三五,朝眠过一竿。

雨肥争影瘦,吟苦觉诗酸。

即此忘饥得,应同井李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种植梅花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首联“出林生内热,移树就新寒”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梅花从林中移植到新环境时,既感受到内心的热烈情感,又适应了新的寒冷气候,展现了梅花坚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颔联“夜坐当三五,朝眠过一竿”则通过时间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夜晚静坐赏月,清晨醒来时阳光已过了一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雨肥争影瘦,吟苦觉诗酸”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雨中的梅花在争夺阳光下的影子显得更加瘦弱,而诗人在吟咏梅花时感到痛苦,仿佛诗句也带上了酸涩的味道。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同情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尾联“即此忘饥得,应同井李看”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表示,通过与梅花的相处,他忘记了生活的琐碎烦恼,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如同井边的李树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梅花精神的赞美,也是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种植梅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种梅(其七)

抚物吾当老,东风度度春。

如何枯树下,犹有守株人。

灵谷花无赖,孤山鹤作邻。

低枝君莫损,留挂接䍦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种梅(其八)

未有还童术,言寻萼绿华。

高天回白首,平地发黄芽。

丰骨独殊众,荣枯一任他。

长镵三尺柄,凭尔作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种梅(其九)

枝叶删须尽,天根返太清。

枯禅与枯木,无地亦无生。

当下成空色,真宜作太羹。

谁能知此意,默默绕花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种梅(其十)

本来同木石,天性足烟岚。

老大惟留骨,扶疏自向南。

世人胥病渴,吾道莫空谈。

何日提筐去,归山掩破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