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前见篱菊作花

清节秋霜世久知,东篱五月独标奇。

非关傲骨因人热,要见炎凉总不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此诗以“端阳前见篱菊作花”为题,作者余文仪在清代创作。诗中通过描绘秋霜中的菊花,展现出其高洁的品质与独特的风姿。诗人借菊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独立自守精神的赞美。

首句“清节秋霜世久知”,点明了菊花在秋霜中保持高洁品质的普遍认知,强调了其不畏严寒、坚守本性的形象。接下来,“东篱五月独标奇”一句,将菊花置于东篱之下,五月之时,突出其在百花凋零之际独自绽放的独特之美,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非关傲骨因人热”,进一步揭示了菊花之所以能在炎夏中盛开,并非因其傲骨,而是出于其内在的自然规律和生命本能,强调了菊花的自然生长状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最后,“要见炎凉总不移”则总结了菊花无论面对炎热还是寒冷,都能保持不变的品质,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变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内在的精神品质,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独立自守精神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24)

余文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阳八景

戟门西上耸澄台,扶醉登临亦壮哉。

片片贾帆破浪出,腾腾阵马御风来。

守身时懔冰渊念,拯世深惭舟楫才。

但使汪洋归大度,任他蠡测与鸥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凤山秩满士民谋留任不遂归日送者相属于道感其意留别

萧鼓纷纷拥綵旟,五年偏不厌迂疏。

只应士类思投辖,何意居民亦卧车。

借寇难留情已尽,怀清易饱苦同茹。

定知去后能相忆,指点栖乌说旧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呈黄莘田先生

弱冠名倾四海豪,小鲜共笑鼓牛刀。

一行作吏催科拙,十研归耕解组高。

綵笔梦花传别恨,锦笺香草续离骚。

鹿鸣重宴今犹健,回首秋风白发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初至凤山作

秉铎才输制锦多,六年七邑笑奔波。

有狐半为荒城废,无虎因知政畏苛。

问字经谁横北面,閒行犬共吠东坡。

海滨亦是弦歌地,善教其如富庶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