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入关》是明代诗人王九思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踏入关隘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历史的深沉感慨。
首联“客子来何暮,关门愧昔贤”,开篇即以“客子”自指,表达了诗人作为外来者的身份感和时间的紧迫感。这里的“何暮”既是对未知旅程的疑问,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愧昔贤”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往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未能达到他们高度的自省。
颔联“首阳祠未远,商洛路依然”,转而将思绪引向历史与自然。首阳山上的祠庙虽已不复当年,但商洛的道路依旧如故。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永恒,也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向往。
颈联“飞鸟三峰外,孤城落照前”,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远处的山峰间飞鸟翱翔,夕阳下的孤城显得格外寂寥。这一景象既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思考。
尾联“终军今白首,非复弃繻年”,以终军的故事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终军曾年轻有为,而今却已白发苍苍,不再是那个轻装上阵、意气风发的少年。这不仅是对自己年华老去的哀叹,也是对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历史与个人命运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