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三)

平田水语稻花香,半解萝衣受晚凉。

景物双清秋正好,乱山云外又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秋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和谐之美。

首句“平田水语稻花香”,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水流潺潺,稻花飘香的景象。水声与稻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水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水声,而是借水声喻指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次句“半解萝衣受晚凉”,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凉爽与自然界的生机。萝衣指的是藤蔓或植物的叶子,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植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享受着晚来的凉意。这一句通过植物的动态,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特有的凉爽与清新。

第三句“景物双清秋正好”,是对前两句景象的总结与提升。这里的“双清”既指自然环境的清幽,也暗含了心境的纯净与宁静。诗人通过“秋正好”表达了对当前时节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最后一句“乱山云外又斜阳”,将画面推向高潮。远处的群山在云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峦之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这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日落景象,还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壮美与变幻的赞叹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元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四)

衲被蒙头宿火红,雪寒愁听上方钟。

开门忽怪山为海,万叠银涛露一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访仙洞山舟次大溪口

窈窕仙家何处寻,夕阳明灭乱云深。

大溪横断青山合,一路风帆入树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其一)

虬须铁面岸纶巾,胆气粗豪语逼人。

二十三年不相见,却疑年少是前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其二)

雨嶂烟峦翠欲流,天开图画万山头。

凌霄阁上凭阑意,留与他年说旧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