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岳山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

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

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

太平会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世间名山哪个能比肩?清风推动我攀登金色阶梯。
大鹏展翅飞翔接近九万里,天地间的一切都在我的目光之下。
瀑布从天门倾泻如雷声轰鸣,雨雾蒸腾中日观峰现彩虹。
在太平盛世,我将目睹封禅的盛况,珍贵的玉简金书光彩照人。

注释

海内:全世界。
名山:著名的山川。
孰与齐:哪个能相比。
掖:推送。
丹梯:象征仙道的金色阶梯。
鹏程:大鹏的旅程。
九万:极言距离之远。
扶摇:盘旋上升的风。
指顾:一抬手、一回头之间。
瀑挂:瀑布悬挂。
天门:自然景观中的天门山。
惊霹雳:像雷声一样震撼。
雨蒸日观:雨雾蒸腾的日观峰。
东封: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的活动。
盛:盛大。
玉简金书:珍贵的文书。
焕:焕发。
紫泥:古代封禅时用的紫色封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即东岳)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豪迈情怀。开篇“海内名山孰与齐”表现了诗人面对众多名山时,泰山独一无二的地位。“清风掖我上丹梯”,则写出了诗人在清风的助力下轻松攀登,以至于仙境般的高度。接着“鹏程九万扶摇近”通过比喻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泰山的宏伟与诗人的精神状态。“世界三千指顾低”,则是从高处眺望,眼前的世界宛如掌中之物,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瀑挂天门惊霹雳”和“雨蒸日观出虹霓”两句描绘了泰山特有的壮观自然景象:飞瀑直挂天际,如同天门大开,声势浩大;而后则是云蒸霞蔚中突现的奇异景色。

最后,“太平会见东封盛”和“玉简金书焕紫泥”,诗人通过对古代帝王封禅仪式的想象,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盛世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泰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借助历史文化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5)

吕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由诚曾孙。孝宗朝以功迁从义郎,累官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五存《说剑集》一卷。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 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宋诗钞补·仲安集钞》

  • 字:仲安
  • 籍贯:新昌(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

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

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晚峥嵘。

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翠云台

一柱中流亦壮哉,分明世上有蓬莱。

帘开庐阜层层出,船汎岷山滚滚来。

夜冷神龙蟠水府,天青仙佩下瑶台。

閒将玉管吹明月,勾引翩翩彩凤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怀古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

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

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閒。

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

空馀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过小孤山

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

峰头楼閤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

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

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