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古画风雨山水歌

山深岩高石壁青,白日忽变天晦冥。

黑风驱云走不停,惊电疾雨来如倾。

山前雨点大如手,山下水涌危槎横。

崩崖古树老有灵,吼怒直与风云争。

枝披叶偃斗不怯,万窍却欲藏雷霆。

鞭驴疾驱者谁子,石路崄涩驴凌兢。

目迷心慑愈不及,来憩树下如寒蝇。

苍茫直与鬼神接,恍惚不保龙蛇惊。

平居此乐忽入眼,孙家古图才可辨。

奈何一幅一尺馀,欲夺天地之奇变。

我心爱之良有以,昔苦山行亲遇此。

一生两足不下堂,输尔朱家贵公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深岩高石壁青,白日忽变天晦冥。
乌云蔽日,狂风驱赶不停,惊雷闪电疾降如倾盆大雨。
山前雨点大如手掌,山下洪水汹涌,危木横陈。
古老的崖壁和古树似乎都有灵性,它们吼叫着与风雨对抗。
树枝树叶交错,虽战栗却不退缩,仿佛要掩藏起雷霆万钧之力。
骑驴之人急匆匆,山路险峻,驴儿战战兢兢。
行人眼花心惊,无法跟上这奇异景象,于树下暂歇,如寒蝇般无助。
此景苍茫,仿佛与天地鬼神相连,令人恍惚,担心龙蛇也被惊动。
平日里难得见到这样的美景,孙家古图中才有所描绘。
可惜画卷仅尺余,难以捕捉天地间的瞬息万变。
我深爱此景,曾亲身经历艰难山行才得见。
我一生足不出户,无法与朱家贵公子的奢华生活相比。

注释

晦冥:阴暗、昏暗。
黑风:猛烈的黑风。
惊电:惊人的闪电。
危槎:倾斜的树木。
雷霆:强烈的雷声。
疾驱:快速驱赶。
崄涩:险峻且滑溜。
寒蝇:寒冷中的苍蝇,形容人无助。
鬼神:神秘的超自然力量。
孙家古图:出自孙氏家族的古老画卷。
输:此处指比不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山水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动态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画家孙彦作品的生动感和作者张耒的深厚情感。首先,“山深岩高石壁青”开篇便营造出一派雄浑险峻之景,接着“白日忽变天晦冥”则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阴云密布,更显得山水景色更加神秘莫测。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黑风驱云走不停,惊电疾雨来如倾。山前雨点大如手,山下水涌危槃横”通过对狂风暴雨的刻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自然之力的洗礼之中,而“崩崖古树老有灵,吼怒直与风云争。枝披叶偃斗不怯,万窍却欲藏雷霆”则表达了古树在风雨中的顽强与生命力,宛如一位英雄在与天地抗争。

诗的后半部分,“鞭驴疾驱者谁子,石路崄涩驴凌兢。目迷心慑愈不及,来憩树下如寒蝇”则描绘了一位策马疾行于此山水之中的骑士形象,这种急促的节奏与之前的景色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而“苍茫直与鬼神接,恍惚不保龙蛇惊。平居此乐忽入眼,孙家古图才可辨”则是诗人对这幅画作出的一种超自然的解读,将其视为一种可以通灵接神的艺术境界。

最后,“奈何一幅一尺馀,欲夺天地之奇变。我心爱之良有以,昔苦山行亲遇此。一生两足不下堂,输尔朱家贵公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刻喜爱,以及他个人经历中与山水的渊源。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当时社会地位(“输尔朱家贵公子”)的自嘲和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孙彦古画技艺的一种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物交融之作,通过笔墨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艺术以及超越世俗束缚的深层次追求。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寺晚

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廊。

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

中有支筇者,非醉亦非狂。

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

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

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

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

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岁日同郡官朝天庆回偶成

清晓琳宫拜谒还,驼裘犹怯夜霜寒。

春生七泽苍茫外,日上三山缥缈间。

投老埃尘从马后,异时班缀近龙颜。

人间倚伏谁能料,一酌芳醪兴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岁后三日

春风搅空如怒涛,春日寂寂在蓬蒿。

衡门鸟雀舞不下,西园桃李气已娇。

天边碧云空漠漠,门外荒草还迢迢。

人生几何春复夏,可但白首随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岁晚有感

疏梅点点柳毵毵,残腊新春气候参。

天静秋鸿来塞北,云收片月出江南。

青霄雨露将回律,白首江湖尚避谗。

未信斯途无倚伏,有时清镜理朝鬖。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