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书怀

扁舟蓑笠寄平生,元是江湖一白丁。

偶著青衫持手版,懒占黄色上天庭。

正须每事问三尺,未暇对人谈六经。

啼鸟数声春事了,故乡回首几长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我以扁舟和蓑衣度过一生,本就是漂泊在江湖的平凡人。
偶尔穿上青色官服手持简册,懒得去追求高官厚禄。
我更愿意向孩子请教一切,无暇与人谈论儒家经典。
只有鸟儿的鸣叫宣告春天结束,回望故乡,已有多远的路程。

注释

扁舟:小船。
蓑笠:蓑衣斗笠,渔夫常用的防雨工具。
白丁:平民百姓,没有功名的人。
青衫:古代官员低级的服装。
手版:古代官员上朝时记录或展示文书的板子。
黄色:古代指皇帝的服饰颜色,象征权力。
三尺:古人称法律为三尺,表示公正严明。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啼鸟:鸣叫的鸟儿。
春事了:春天结束。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来表示离别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扁舟蓑笠寄平生,元是江湖一白丁"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如同江湖中的渔夫一般无忧无虑。而"偶著青衫持手版,懒占黄色上天庭"则显示出诗人对简约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他不愿过多关注外界的事务,只想安静地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度日。

"正须每事问三尺,未暇对人谈六经"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即无论何事都需用心去探求真理,但他本人尚未有闲情逸致去与人讨论更深层次的学问,如《六经》中的道理。

最后,"啼鸟数声春事了,故乡回首几长亭"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在春日里听着鸟鸣声,心中思念自己的故乡,回想那些过去曾到访的风景如画的亭台楼阁。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乡愁,也映射出了他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通过自己的小确幸来平衡内心与外界的关系,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安顿。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卢夫人挽诗

在室从名父,宜家配大贤。

上公调玉铉,中道失云軿。

一品夫人贵,千秋列女传。

貂蝉今合窆,恰值白鸡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用元韵答刘判官

解后章江上,知从五马车。

君才犹未用,吾老更焉如。

间阔思眉宇,殷勤得手书。

喜闻衣綵乐,入馔有江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用元韵答徐幼文(其二)

学道工夫要汲深,尘生麈尾坐书林。

何妨缓步时过我,试共玄谈一洗心。

翠岫绕溪双鹭下,绿阴覆屋乱蝉吟。

是中别有无声句,莫笑迟迟不嗣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用元韵答徐幼文(其一)

身行宦路固多虞,梦到清都厌积苏。

欲返初心观易老,懒开辩口学岩吾。

有怀拟作西征赋,无策堪陈北伐图。

才具如公宜颖脱,不应空谷老唐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