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春暮访蔡文庆处士留题

无事无忧鬓任苍,浊醪闲酌送韶光。

溟濛雨过池塘暖,狼藉花飞砚席香。

好古未尝疏典册,悬图时要看潇湘。

恋君清话难留处,归路迢迢又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无事无忧,两鬓已斑白,悠闲地品着浊酒,度过美好的时光。
雨后池塘水温升高,落花散乱,飘落在书桌,砚台散发出香气。
我喜好古籍,从未忽视经典书籍,时常挂念远方的潇湘画卷。
虽然喜欢与你畅谈,但离别之际,归途漫长,夕阳西下。

注释

无事无忧:没有忧虑,心境平和。
鬓任苍: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浊醪:浊酒,未经精细过滤的酒。
韶光:美好的时光。
溟濛:迷蒙,形容雨后的景色。
池塘暖:雨后池塘水面温暖。
狼藉:散乱,零落。
砚席香:砚台上的花香。
好古:喜好古代文化。
未尝疏:未曾忽视。
典册:经典书籍。
悬图:挂念画卷。
恋君:依恋你的。
清话:清谈,深入交谈。
归路迢迢:漫长的归途。
夕阳:傍晚的太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开篇"无事无忧鬓任苍,浊醪闲酌送韶光"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春天的暮色中,无忧无虑地饮酒赏花的景象。"鬓任苍"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而"浊醪闲酌送韶光"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具体描写,韶光指的是春天的阳光。

接下来的"溟濛雨过池塘暖,狼藉花飞砚席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溟濛雨过"给人以春雨后湿润泥土的感觉,而"池塘暖"则是对这种雨后的温暖气息的捕捉。"狼藉花飞砚席香"不仅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还通过"砚席"暗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醉于书画之趣。

第三部分"好古未尝疏典册,悬图时要看潇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好古"是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而"未尝疏典册"则说明了诗人虽然热爱但并没有深入研究过。"悬图时要看潇湘"中,"悬图"可能指的是挂在墙上欣赏的古代名人字画或山水画,而"潇湘"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最后,"恋君清话难留处,归路迢迢又夕阳"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时光的感慨。"恋君"表达了对蔡文庆处士的深情厚谊,而"清话难留处"则是对美好聚会的不舍。"归路迢迢又夕阳"写出了诗人在夕阳下的归途,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吉水寄阎侍御

何处怀君切,令人欲白头。

偶寻花外寺,独立水边楼。

不得论休戚,何因校献酬。

吟馀兴难尽,风笛起渔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安福县秋吟寄陈锐秘书

县庭事简得馀功,诗兴秋来不可穷。

卧听寒蛬莎砌月,行冲落叶水村风。

愁髭渐去人前白,醉面犹怜鉴里红。

苦恨交亲多契阔,未知良会几时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边吟

风暖汀洲吟兴生,远山如画雨新晴。

残阳影里水东注,芳草烟中人独行。

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

盘桓渔舍忘归去,云静高空月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次维舟登古寺

辍棹因过古梵宫,荒凉门径锁苔茸。

绿阴满地前朝树,清韵含风后殿钟。

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诸峰。

吟馀却返来时路,回首盘桓尚驻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