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贪夫寻梦穴蚁,可人閒爱沙鸥。
一生能消几屐,十年浪走三州。
这首诗以六言的形式,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贪夫寻梦穴蚁”这一开篇,巧妙地将贪婪之人与微小的蚂蚁进行对比,暗示了追求虚无之梦的徒劳与渺小。接着,“可人閒爱沙鸥”一句,转而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一生能消几屐”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有限,以行走的屐(古代鞋子)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人在世间的行迹终将被时间所消磨。最后,“十年浪走三州”更是直抒胸臆,感叹了十年光阴在漂泊中的流逝,三州的变换象征着人生的辗转与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独到见解。它不仅富有哲理,也蕴含着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独特思考。
不详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一十五条瘦肋,八千万里脩程。
春草明年又绿,朝趋夜秣幽并。
峭壁倚层霄,长松荫幽壑。
荒径一樵归,平沙群雁落。
古涧横小桥,竟日无人渡。
红尘隘九衢,来往不知数。
昔上会稽探禹穴,曾留此地听潺湲。
茂林脩竹今何在,叹息三原坱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