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峭壁倚层霄,长松荫幽壑。
荒径一樵归,平沙群雁落。
此画以峭壁直插云霄,层峦叠嶂,展现了一种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壁立千仞的峭壁之上,长松苍翠,枝叶繁茂,覆盖着幽深的山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荒径蜿蜒,一位樵夫正沿着这条小路归来,他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画面的另一侧,广阔的沙地上,一群大雁缓缓降落,它们或低飞或盘旋,最终在平沙上安歇,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整幅画通过峭壁、长松、荒径、樵夫和群雁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同时也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不详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古涧横小桥,竟日无人渡。
红尘隘九衢,来往不知数。
昔上会稽探禹穴,曾留此地听潺湲。
茂林脩竹今何在,叹息三原坱莽间。
晓出西关访直溪,西风掠地草萋萋。
低迷岐路无人问,邢坞转东东转西。
没马黄尘倦入城,杖藜聊复畅幽情。
却嫌村近山林远,一望三茅与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