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吴居甫待制

挺挺风规轶辈流,肯因官誉掩清脩。

南宫妙画多时见,北固新篇去岁收。

每念小人同话此,曾知閒客到门不。

平生自笑迂疏甚,趋造才频更觉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他的风范超越同辈,不会因官场名声而掩盖了清高品格。
在南宫欣赏过多次精妙的画作,去年又在北固得到了新的佳篇。
每当想起那些小人也谈论这些,就曾怀疑闲散之人是否还会登门拜访。
一生中我常嘲笑自己过于迂腐,如今频繁接触才华出众的人,反而倍感忧虑。

注释

挺挺:超群出众。
风规:风范准则。
轶辈流:超越同辈。
肯:会。
官誉:官场名声。
清脩:清高品格。
南宫:指宫廷或朝廷。
妙画:精妙的画作。
多时见:多次欣赏。
北固:地名,可能指文学作品集。
新篇:新的佳作。
小人:指品德低劣的人。
同话此:谈论这些。
閒客:闲散之人。
到门不:是否还会登门。
平生:一生。
自笑:嘲笑自己。
迂疏:迂腐。
趋造:接近,接触。
才频:才华出众的人。
更觉愁:更加感到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开头“挺挺风规轶辈流,肯因官誉掩清脩”两句,描绘了一种不为世俗功名所动摇的高洁品格,表明诗中所赞美的人物虽然身处官场,却能保持自己的清白和操守。

“南宫妙画多时见,北固新篇去岁收”两句,则是说诗人经常在南宫看到友人的佳作,或是在北固获得了友人去年的新创作。这不仅展示了友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频繁的交流和深厚的情谊。

“每念小人同话此,曾知閒客到门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友人相比感到自卑,每当想起自己的浅薄,感觉自己如同闲杂之人,不配与友人相提并论。

最后,“平生自笑迂疏甚,趋造才频更觉愁”两句,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文学创作感到自嘲,觉得自己才能不足,每次想要追随友人的脚步,都会感到更加的忧虑和压力。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自谦与不易觉察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呈张左曹郎中

持节江湘公去久,浙西风月我孤吟。

相逢未叙三年话,此事先抛一寸心。

风调不因通宦汨,世涂尤见故情深。

随人一错终能复,林墅应劳得得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曾仲躬侍郎

公道欣从禁路开,世家今有伟人来。

共推掌学文清手,突过谈兵杜牧才。

老眼知人明月镜,时情荐士冷秸灰。

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园中梅有开者寄呈当涂叔祖

春到林梅得重权,首冬疏萼巳争先。

移栽尚记陪深斝,静看因思觅近篇。

佐世勋庸金鼎味,贪閒怀抱竹篱烟。

临风欲寄横斜去,梦绕江城暮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

故故论年赏,新看惜未多。

一香参众树,千月下纤娥。

今雨胡能阻,秋虫亦复歌。

有情毋吝醉,斯世合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