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
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
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
徵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鹄的作品,名为《虢州献杨抑卿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理想人物的渴望。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德艺双馨的人物的赞誉,以及这种杰出的文学才能广为流传的景象。其中,“盖世英华”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文采,而“赋成传写遍坤维”则强调了作品的传播范围,直至天地之间。
“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任期间,通过各种选拔程寻找人才,并以严谨和坚守原则著称的形象。其中,“名科”指的是声名显赫的选拔制度,而“累中求贤日”表明了不断寻访贤能之士的过程;“苦节高标守郡时”则展示了一位清廉自守、坚持原则的地方官员形象。
“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边塞荒凉的氛围。其中,“楼上叫云秋鼓角”表现了军营中秋日里吹奏战鼓的声音,而“林间宿鹤夜旌旗”则是夜幕降临时林中的鹤鸣和飘扬的军旗相互映衬。
“徵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一位贤能之士召回朝廷的期待,以及他在民间留下的美好形象和深厚影响。其中,“徵归诏下”指的是征调官员返回朝廷的命令,而“应非久”则暗示着这一过程不会太长;“德望人情在凤池”则是对其德行和民间情感留下的印记进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才华、品格和影响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向往,以及这样的理想人物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苍凉感,反映出唐代边疆地区官员的孤独与坚守。
不详
碧山曾共惜分阴,暗学相如赋上林。
到此敢逾千里恨,归家且遂十年心。
疏愚祗怯膺门险,浅薄争窥孔室深。
一顾傥怜持苦节,更令何处问升沉。
开门绝壑旁,蹑藓过花梁。
路入峰峦影,风来芝朮香。
夜吟明雪牖,春梦闭云房。
尽室更何有,一琴兼一觞。
三边近日往来通,尽是将军镇抚功。
兵统万人为上将,威加千里慑西戎。
清笳绕塞吹寒月,红旆当山肃晓风。
却恨北荒沾雨露,无因扫尽虏庭空。
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
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
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即随凤诏归何处,祗是操持造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