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修檐䡾䡾背成阴,行尽松篁一径深。
好鸟自飞还自下,白云无事亦无心。
客来但饮平阳酒,衙退常携靖节琴。
世路人情方扰扰,一游须抵万黄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林景象,通过静化堂的修长屋檐和浓密的松竹林,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境。"修檐䡾䡾背成阴"形象地描绘了屋檐的曲线和树荫的覆盖,给人以清凉舒适的感觉。"行尽松篁一径深"则强调了小径的深远和环境的僻静。
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好鸟自飞还自下,白云无事亦无心"赋予了鸟儿和白云以悠闲自在的生命力,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客来但饮平阳酒,衙退常携靖节琴"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陶渊明(靖节先生)淡泊名利精神的敬仰。
最后两句"世路人情方扰扰,一游须抵万黄金"对比了外界的纷扰与这里的宁静,强调静化堂的游览价值,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的安宁远胜过世间一切财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曾巩诗歌的高雅格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麻衣少壮干时去,朱绂康强得老归。
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难退古来稀。
更无俗事侵方寸,只与闲人话翠微。
科第诸郎同日显,高门当代有光辉。
世情衮衮利名间,子有高情独闭关。
万事长年抛似梦,一堂终日静于山。
幽花得地无妍丑,好鸟窥人自往还。
药箓棋枰俱我好,几时能共此中闲。
悠悠行处是风波,万事万惊久琢磨。
心逐世情知龃龉,身求闲伴恐蹉跎。
功名自古时应少,山水输君乐最多。
争得有田收迹去,比中文酒数经过。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