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杂咏三首(其一)

万里风烟古北平,萧萧牧马遍龙城。

旌旗晓接长杨苑,刁斗宵催细柳营。

辇下公卿多结客,市中屠狗亦成名。

儒冠拓落知何事,自笑江东一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燕京(今北京)的壮丽景象与复杂的人情世故。首句“万里风烟古北平”以辽阔的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感受到北平(北京)作为古都的雄浑与沧桑。接着,“萧萧牧马遍龙城”一句,通过牧马的场景,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军事的准备与警惕。

“旌旗晓接长杨苑,刁斗宵催细柳营”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军营的壮观与紧张。长杨苑是汉代皇家园林,此处借指皇家或朝廷的军事训练场;而细柳营则是汉代名将周亚夫驻军之地,这里用来形容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军事力量的强大,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期待。

“辇下公卿多结客,市中屠狗亦成名”则转向了社会层面,描述了京城内外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辇下,指的是皇宫之下,象征着权力与富贵;公卿,即高官显贵;结客,则指广交朋友,追求声名与权势。市中屠狗,比喻普通百姓,甚至包括低贱的职业如屠户,也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获得名声。这一对比,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多元性和机会平等的一面。

最后,“儒冠拓落知何事,自笑江东一步兵”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命运的感慨。儒冠,象征读书人,拓落,意为落拓不羁,这里暗含士人虽有学问却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江东一步兵,可能是指东吴的将领周瑜,他虽有军事才能,但未能在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诗人借此表达对自身及同辈士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切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燕京的壮美与复杂,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

陈学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京杂咏三首(其二)

帝城高接太微垣,龙虎蟠回势欲鶱。

关镇居庸当北面,河流沧海抱中原。

葡萄翠色来安邑,騄駬花鬃出大宛。

正是金舆巡幸后,九重无事只临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燕京杂咏三首(其三)

一从丹诏下明光,封事朝朝献未央。

圣世保衡商左相,金门待诏汉东方。

碧鸡久说通邛僰,白雉初闻贡越裳。

自此万方归有道,扶馀海外不称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与缪天自夜话

牢落萧斋病后身,灯前款款话相亲。

寒喧世态吾偏拙,贫贱交情尔最真。

纵酒莫辞今夜月,悲秋俱是异乡人。

明朝便作河梁别,天末凉风起白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茉莉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

山塘日日花成市,园客家家雪满田。

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

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亸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