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魏南伯馈假河鲀羹

江南风物与君论,芦笋蒌蒿荐晚樽。

举酒不知身在远,隔江谁送假河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我与你一起谈论江南的风土人情,
晚餐时品尝着芦笋和蒌蒿这样的时令蔬菜。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可能指代优美的自然风光或文化氛围。
芦笋:一种春季生长的嫩茎,可食用。
蒌蒿:一种野草,春天开花,嫩叶可食用。
荐:进献,此处指用于菜肴。
晚樽:晚餐时的酒杯。
举酒:举起酒杯。
身在远:身处异地,感觉遥远。
隔江:隔着江面。
谁送:疑问,指不清楚是谁送来这道菜。
假:此处指代烹调过的,如假河鲀可能是经过烹饪的河鲀肉。
河鲀: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但有剧毒,需经过处理后才能食用。

鉴赏

这首宋诗《谢魏南伯馈假河鲀羹》是袁说友所作,他以江南风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魏南伯赠送河鲀羹的感激之情。首句“江南风物与君论”,诗人以江南的美好景物开篇,暗示了宴饮的环境和季节,可能是在春天,因为芦笋和蒌蒿是春季的时蔬,常用于烹饪。

“芦笋蒌蒿荐晚樽”一句,芦笋和蒌蒿被用来佐酒,形象地描绘出晚宴的清新与丰盛,晚樽则增添了饮酒的仪式感。"荐"字有献上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佳肴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敬意。

“举酒不知身在远”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饮酒之际,诗人沉浸在友情的温暖中,甚至忘却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种忘我之态,既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享受,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最后一句“隔江谁送假河鲀”,“假河鲀”可能是河豚鱼的美称或仿制品,诗人用疑问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馈赠的惊喜和对河鲀美味的想象,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心意和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江南风物和宴饮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628)

袁说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其四)

忠靖由来世不殊,昔年我亦见今谟。

至今犹有家风在,却恨丘原起日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其三)

传家二帖到今存,岁月君看上相言。

大似涪翁推酉日,永平七祀记盐盘。

形式: 古风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其二)

人间事了乞身归,想见萧然闭户时。

钟鼎山林元不二,惟公全德两无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其一)

三魁天下极登庸,具眼相看识巨公。

翰墨密传心印子,勋名同在百年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