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
空濛天色嫩,杳淼江面平。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
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初歇后的景象,诗人在堤上行走,感受着久雨过后新鲜的气息。"空濛天色嫩"表达了天空在细雨过后的柔和与温润,而"杳淼江面平"则形容了江水在春日的宁静与宽广。"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展示了生命力旺盛的自然界,以及鸟儿在不同高度发出的歌声。
诗人的情感表达在"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情"一句中达到高潮。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万物生长各得其所的一种认同,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里的"澹"字,意味着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万象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体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
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
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低迷笼树烟,明净当霞日。
阳燄波春空,平湖漫凝溢。
雪鹭远近飞,渚牙浅深出。
江流复浩荡,相为坐纡郁。
暄寒深浅春,红白前后花。
颜色讵相让,生成良有涯。
梅芳勿自早,菊秀勿自赊。
各将一时意,终年无再华。
高屋童稚少,春来归燕多。
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
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
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