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二)

梅溪千载人,我得交其子。

霜天行白日,了不受尘滓。

明朝把一麾,阔步方自此。

海内观典刑,岂惟吾党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梅溪这个地方千年少有人来,我却能结识他的儿子。
在霜雪天气中行走,阳光依然明亮,不沾染丝毫尘埃。
明天我将挥动旌旗,从此大步迈向新的旅程。
天下人都会关注我的行动,这岂止是我同党的喜悦。

注释

梅溪:地名,可能指代一个偏远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千载:千年。
交:结识。
子:儿子。
霜天:下霜的天气。
白日:白天。
尘滓:尘埃。
明朝:明天。
麾:旌旗,指挥的标志。
阔步:大步行走。
海内:天下。
典刑:典范,榜样。
吾党:我所属的团体或阵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二)》。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颇具古典美感,下面我将对此诗进行鉴赏。

首句“梅溪千载人,我得交其子”表达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与梅溪先人的后代结成深厚情谊。这里的“梅溪”,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千载人”则暗示了这一地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承载着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向往。“我得交其子”则是表达诗人与当代梅溪后人的交流与友谊。

第二句“霜天行白日,了不受尘滓”,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这里的“霜天”指的是秋末冬初,气候转凉,可能有薄霜出现的情况。“行白日”则是说在这样清冷的阳光下行走,这种景象给人以干净脱俗之感。“了不受尘滓”,用“了”字表达一种彻底、完全的意味,说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不为世间纷争所染。

第三句“明朝把一麾,阔步方自此”,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决断。“明朝”指的是第二天,即将到来的一日,“把一麾”可能暗示着诗人要拿起笔墨或是其他工具,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规划新的开始。这里的“阔步方自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决心,仿佛在说,只有从现在这一刻起,我才能迈出属于我自己的脚步。

末句“海内观典刑,岂惟吾党喜”则是对国家法度和社会规范的思考。“海内”指的是整个国家,“观典刑”则是在观察和思考国家的法律与刑罚制度。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赞同或反对,而是通过“岂惟吾党喜”来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这些规范是否真正符合民意,以及这种制度是否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规范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心灵净化和未来规划的期待,同时也在反思国家的法律与刑罚制度是否合理。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五)

陈侯七闽秀,六年客西州。

兰荃自芳洁,应世良优游。

平生耐久朋,政复未易求。

相期故不浅,抗节追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六)

我家客星里,少小钓寂寞。

推迁堕尘网,世味终然薄。

万里携一身,俛仰叹今昨。

抖擞莱子衣,归欤老林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七)

相从乐复乐,别离良独难。

传觞秉明烛,起舞清夜阑。

一醉何足辞,百年能几欢。

后会渺何许,相思江月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一)

参谋蜀耆英,棠阴满三郡。

开怀接儿辈,色不见喜愠。

清朝贵老成,故家多典训。

佳气引春帆,长安天日近。

形式: 古风 押[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