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为时瑞世传名,及现郊村众尽惊。
唤作怪禽宜弹杀,始知流俗重虚声。
这首诗名为《湖西杂感诗(其五)》,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智圆。诗中通过描绘凤凰这一吉祥之鸟在乡村出现时引发的惊奇和误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稀有事物的非理性反应以及流俗重视表面虚名的现象。
"凤为时瑞世传名",开篇点出凤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享有盛誉;然而"及现郊村众尽惊",当凤凰真的出现,人们却因不识而惊恐,显示出知识与现实的脱节。接下来的"唤作怪禽宜弹杀",更是表达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无知,竟然建议将凤凰当作怪兽般驱除,这揭示了社会上轻信流言、崇尚实际利益而非智慧的风气。
"始知流俗重虚声",诗人以凤凰为例,总结出人们往往更看重虚名而非实质,即使是对美好事物也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整首诗寓言深刻,批评了当时的世俗心态,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闲庭庭畔植梧桐,上有新蝉噪晚风。
咽咽清音正堪听,无端惊断彼儿童。
月照闲轩亏复盈,吉凶消长势相倾。
须知人事同天道,宠辱由来尽可惊。
尼父立言敦礼乐,能仁垂训励慈悲。
堪嗟世路营营者,狡佞贪残都不知。
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