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慕容十一

行行西陌返,驻幰问车公。

挟毂双官骑,应门五尺僮。

老年如塞北,强起离墙东。

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行走在东西大道,停车询问路旁的人。
驾车的是两位官员,门前有个五尺高的小童。
年老的身体如同在北方的边塞,勉强起身离开东边的墙。
请告诉壶丘子,来人说他的姓名是蒙。

注释

行行:行走不停。
西陌:东西向的道路。
驻幰:停下帷幕覆盖的车,指停车。
挟毂:驾车,这里指代官员出行的随从。
双官骑:两位骑马的官员。
应门:应接门户,这里指看门的小童。
五尺僮:古代指身高五尺的童仆,这里指小童。
老年:年老的身体。
塞北:边远荒凉的地方,这里比喻身体衰弱。
强起:勉强起身。
离墙东:离开东墙,可能指离开居所或庭院。
壶丘子:人名,此处可能是友人或者诗人的朋友。
来人:指诗人自己或使者。
道姓蒙:说出自己的姓名是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西陌返回时的情景,他停下马车询问车公的情况。其中“挟毂双官骑”一句,通过对驭手和官职的描述,展现了车主的尊贵身份;而“应门五尺僮”则透露出了一位年幼小仆在门前恭敬地等候。

诗中接着写到“老年如塞北,强起离墙东”,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塞北”象征着边疆的荒凉与苍老,而“墙东”则是诗人强打精神离开某个地方的隐喻,反映出诗人面对岁月流转时的心境。

最后,“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则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可能与壶丘子有关,而“来人道姓蒙”则是对来访者身份的一种点明。这里的“姓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指代,也可能是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光和友情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纱帽乌皮几,闲居懒赋诗。

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

灵寿君王赐,彫胡弟子炊。

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

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