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其五)城市

紫陌寻春日日过,杨花无主奈春何。

倾城压酒娇无力,醉里相扶踏踏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我在繁华的街头天天寻找春天,杨花飘落却无人认领,春天啊,你该如何处置这漫天飞舞的杨花?
全城的人都出来饮酒庆祝,她们娇弱无力,醉意中相互搀扶着,踏着欢快的节拍唱歌跳舞。

注释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代指繁华之地。
杨花:指柳絮,象征春天的到来。
无主:形容无人照料或归属。
倾城:形容全城的人出动。
踏踏歌:边走边唱的歌谣,形容欢乐的气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寻欢的画面,但其中也蕴含着对逝去时光和无力的感慨。开篇“紫陌寻春日日过”,用“紫陌”指代长安或京都的街道,通过“寻春”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日日过”则传达了一种时间易逝、难以把握的无奈。

接着,“杨花无主奈春何”,诗人借助杨花飘落无处依托,表达了对春天无情流逝的哀叹。这里的“无主”不仅是自然界景象的写实,也隐喻着个人命运的漂泊和无力感。

第三句“倾城压酒娇无力”,则描绘了一种宴席上的奢华与无奈,尽管有倾城之资财来“压酒”(即用大量钱财购买美酒),但却感到一种“娇无力”的挣扎。这既可解为对物质享乐的空虚感,也可能是对个人力量不足的自嘲。

最后一句“醉里相扶踏踏歌”,在这种豪华而又空洞的宴席上,人们甚至需要互相搀扶,才能完成那踉踉舞步和模糊的歌声。这不仅是对酒宴场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现实无力的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寻欢情形的细腻刻画,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无法把握、个人力量有限的感慨,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情景描写诗。

收录诗词(212)

朱继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 字:季实
  • 号:静佳
  • 籍贯:建宁建安

相关古诗词

送李秋堂赴京口酒人

客怀正赖春相与,苦欲留春天不许。

送君一舸下南徐,落花起舞流莺语。

鲛人浴出扶桑茧,天女染作红云段。

君从何处得锦机,借与人间为样看。

青杏园深暖漏长,柳绵如雪扑酒缸。

吴姬道字未端正,当垆学唱新番腔。

貔貅百万张颐仰,都将铁瓮盛春酿。

有客高谈四座倾,主人合序诸侯上。

日边此别各南北,君颐始髭我衰白。

何以赠之折柳条,千丝万丝心摇摇。

形式: 古风

栽松道者像

手便筇杖冷,脚厌芒鞋紧。

两袖吹松风,东冈复西岭。

形式: 五言绝句

桃源官罢芸居以唐诗拙作赠别

自作还相送,唐诗结伴来。

归装携此重,笑口为君开。

莲上巢难稳,桃边艇却回。

空馀吟卷在,沙鸟莫惊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读黄玉溪汤婆传

君不见汤家阿泉骊山阴,出入宫掖承恩深。

只流妃子脂粉气,不暖少陵如铁衾。

又不见汤家阿池紫塞上,沉香雾拥将军帐。

天寒十指堕弓刀,底用空言如挟纩。

何如韩时老汤婆,冬则饮汤惟腹皤。

形模混沌妇女笑,闭塞其兑藏天和。

老生门前十日雪,两脚冻皴眠不得。

断无蛮素构心兵,赖有婆兮相暖热。

夫人竹氏青玲珑,炎炎几时奈秋风。

婆耻居下常热中,毋弃憔悴以御冬。

得黄太史五字诗,厥孙传之尤滑稽。

霜风萧萧岁年晚,吾喜汤婆有完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