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歌行(其一)

有父有父溪村居,苍颜白发七尺躯。

醉时高歌乐疏旷,家无担石常晏如。

东邻西舍邀即去,不复晚景悲桑榆。

有儿流落在天末,未得归隐同樵渔。

呜呼一歌兮重长叹,遥望家书寄回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四歌行(其一)》描绘了一位乡村老翁的生活情景。诗中老人居住在溪边的小村庄,面容苍老,满头白发,虽然生活清贫,家中粮食不多,但他心态豁达,常在酒后高歌,享受简朴的乐趣。他与邻里关系融洽,无论何时被邀请都会前往,不因晚景凄凉而感伤,反而乐观面对。

然而,诗中透露出一丝哀愁,因为他的儿子流落远方,未能一同过上隐逸的樵渔生活。最后,诗人发出一声叹息,借归雁寄托对远方家书的期盼,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儿子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无奈,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115)

陈宜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歌行(其二)

有母有母年七十,家中倚门望儿泣。

昔年典衣供学书,惟愿功名当早立。

去年缝衣念远游,老眼穿针恐行急。

儿也驱驰荷圣明,薄俸寄归嗟晚及。

呜呼二歌兮心悲伤,白云万里闽天长。

形式: 古风

四歌行(其三)

有兄有兄纯且良,少年糊口游四方。

前载相随远归侍,三人戏綵登高堂。

胡为伯氏早云殁,使我不得如雁行。

如今远求养亲禄,仲氏有赖常在傍。

呜呼三歌兮悲百种,姜被孤寒不成梦。

形式: 古风

四歌行(其四)

有姊有姊在建阳,夫家辛苦事农桑。

兵后全身喜相见,陈情未已酸离肠。

留钱漫效故人意,悲啼寄语思爷娘。

别来三载消息断,也应忆弟留他乡。

呜呼四歌兮怀昔日,抱我听书近邻室。

形式: 古风

初春月寄王眉叟

娇娥对春初,新画一眉月。

脉脉天涯心,迢迢拜瑶阙。

微光射边垒,行客忆离别。

今年十三度,随处见圆缺。

料得山中人,怜我冒风雪。

素衣尘欲缁,玄发星忽忽。

惟此哉生明,偏照归心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