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福州海行两首(其二)

属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

轾轩岂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

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

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海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联“属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上日落时分的景象:水面上浮着淡淡的云雾,太阳半隐半现,天边呈现出半黄的颜色;远处的山峦渐渐清晰,却又被云雾遮掩,若隐若现。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颔联“轾轩岂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则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哲思。轾轩(轻车)和山的动态并非人为所能控制,山峦的起伏变化似乎在讽刺人类的忙碌与急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颈联“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转而关注社会现实。旱灾和疫病给乡村带来了苦难,但这些灾害背后,国家的治理和政策是否得当,是否真正关心民众疾苦,却往往被忽视或误解。这一联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官员责任的重要性。

尾联“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坐在窗前,面对窗外的世界,他感到身心俱疲,仿佛在为微小的生命而独自哀叹。这里的“微生”既指自然界的小生物,也可能暗喻诗人自己,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孤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体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福州寄内

人海投身未作谋,多君送我思何周。

江干灯火残宵月,客里林园临别游。

携手何当歌有道,客居聊得顾无忧。

入关志气无能励,望远凭高莫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十四夜拔可宅中露台

家山风物别成忘,良夜乘高试一望。

月静方知双塔闹,雾低惟觉满城香。

惊枝群鸟难安梦,闻笛离人易断肠。

直恨清辉同万里,谁言秋思在他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与拔可别后却寄

少年为道欲安心,莫以端居儗陆沈。

丛桂小山真好住,白华处子孰能侵。

书声课弟灯初上,竹影关门雨自深。

新为高斋作寂寞,据梧不共夜分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再寄拔可并讯仲奋

客还孤陋少情亲,厚我犹夸李与陈。

绝羡杀鸡人有母,直呼作黍孰为宾。

欲言已尽原堪去,相见方秋更待春。

路曲树阴压清泚,记同诗客访经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