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九月十八日飓风》,是明代诗人区越所作。诗中描绘了飓风来临前的异常天气现象,以及飓风过后带来的破坏与哀愁。首句“蚊声几夜杂秋声”以蚊虫的嗡嗡声衬托出秋夜的宁静,暗示飓风即将来临。接着“怪得闲窗睡易醒”一句,通过人物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飓风前的不寻常氛围。
“风雨异常先有兆,田庐淹没恨收成。”这两句直接点明飓风的预兆和带来的灾害,表达了对农作物歉收的遗憾。接下来,“西山南海多强寇,十室九空犹横征。”则将自然灾难与社会动荡联系起来,揭示了飓风之下,不仅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社会秩序也动荡不安。
最后,“仁爱天心知有在,闾阎何计可残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仁慈天意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普通百姓如何在灾祸中求生存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又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