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尘沙自郁蒸。

砌水乱流穿石底,槛云高出蔽山层。

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

肠胃坐来清似洗,神奇未怪佛图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五月的高亭依然感到寒冷,回头望去,尘土和沙砾自行蒸腾弥漫。
流水穿过石底,显得杂乱无章,栏杆上的云雾高悬,遮蔽了层层山峦。
我攀登至此,仿佛要超脱人世间,建造的寺庙似乎来自物外的僧人之手。
在这里,肠胃感到前所未有的清爽,如同被洗净一般,对于神奇的事物,我不再感到惊奇,就像古代的佛图澄一样。

注释

高亭:建在高处的亭子。
尘沙:尘土和沙粒。
郁蒸:蒸腾弥漫。
砌水:台阶下的流水。
穿石底:穿过石头底部。
槛云:栏杆上的云雾。
蔽山层:遮蔽山峦。
人间世:人世间。
缔构:建造。
物外僧:超脱世俗的僧人。
佛图澄:古代传说中的印度僧人,以神通闻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风景,融合了自然美与禅意。"高亭五月尚寒生"一句,点明时节和环境,设定了一个凉爽而静谧的情境。"回首尘沙自郁蒸"则表现诗人对过往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放下之情。

接下来,"砌水乱流穿石底"及"槛云高出蔽山层"两句,以生动形象勾勒出山间溪流潺潺、云雾缭绕的景致。这些自然景物不仅是诗人的观察对象,更是他的情感寄托。

"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愿望。这里,“跻攀”和“缔构”都有攀登和建造之意,寓意在于通过修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

最后,"肠胃坐来清似洗,神奇未怪佛图澄"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坐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内心变得异常清澈。此刻,即便面对那些超自然的、令人惊奇的事物,也不再感到诧异,因为内在的平和与清晰使他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接受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所带来的心灵净化之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舍弟江上

岸红归欲稠,渚绿合犹晚。

晴沙上屐轻,暖水随帆远。

吹波戏鱼动,掠叶飞禽返。

著意觅幽蹊,桃花误刘阮。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次韵信都公石枕蕲簟

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纹。

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语,地上赤日流黄尘。

烛龙中天进无力,客主歊然各疲剧。

形骸直欲坐弃忘,冠带安能强修饰。

恃公宽贷更不疑,箕倨岂复论官职。

笛材平莹家故藏,砚璞坳清此新得。

扫除堂屋就阴翳,公不自眠分与客。

知公用意每如此,真能与物同其适。

岂比法曹空自私,却愿天日长炎赫。

公才卓牵人所惊,久矣四海流声名。

天方选取欲扶世,岂特使以文章鸣。

深探力取常不寐,思以正议排纵横。

奈何甘心一榻上,欲卧颍尾为洁清。

贤愚劳佚非一轨,顾我病昏惟未死。

心于万事久翛然,身寄一官真偶尔。

便当买宅归偃休,白发溪山如愿始。

看公勠力就太平,却上青天跨箕尾。

形式: 古风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四)始皇驰道

穆王得八骏,万事得期修。

茫茫万载间,复此好远游。

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

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一)顾林亭

寥寥湖上亭,不见野王居。

平林岂旧物,岁晚空扶疏。

自古圣贤人,邑国皆丘墟。

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