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之歌(其五)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对敌人的仇恨弥漫,使得百姓们失去了依靠。
那些厚颜无耻的人,从未懂得羞愧。

注释

仇雠:敌人,仇敌。
万姓:万民,百姓。
遂:于是,就。
无依:没有依靠。
颜厚:脸皮厚,不知羞耻。
何曾:何曾,从来未曾。
解:懂得,理解。
忸怩:羞愧,不好意思。
五子:指五个儿子,也可能象征国家的栋梁。
既歌:已经歌唱,可能指叛乱或失势。
邦已失:国家已经失去。
一场:一次,整个。
前事:过去的事件,这里指国家的丧失。
悔难追:后悔也难以挽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无奈的情感。"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亲朋好友、孤独无依的深切感受,其中“仇雠”指的是世间的恩怨,“万姓”则代表着广泛的人群,而“颜厚”则是形容面孔的丰满,这里用以比喻内心的沉重和外表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两句中,“五子”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五个兄弟,他们共同歌颂国家的繁荣,但现实中却已经丧失了这一切,"一场前事"则是泛指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悔难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深刻懊恤。

诗人通过这短暂而强烈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深切体悟,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浓郁,充分展示了古典文学中对内心世界描绘的精细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

同谷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姓名均不详。隐其姓名,称。天复中,昭宗避难凤翔,因直赴行朝,上书两卷论十代兴亡理乱之事。昭宗览其书数日,赐以酒食。何皇后暗遣秦王欲诛之,遂奔亡,因咏《五子之歌》以讽谕之。事迹见《鉴诫录》卷二、《唐诗纪事》卷七一。《全唐诗》存诗5首

  • 籍贯:唐末同谷山逸

相关古诗词

宫中作

廊庑周遭翠幕遮,禁林深处绝喧哗。

界开日影怜窗纸,穿破苔痕恶笋芽。

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

谢公未是深沈量,犹把输赢局上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白卫岭和韩昭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幸秦川上梓潼山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

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巅。

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

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剑门

缓辔踰双剑,行行蹑石棱。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