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伯贞题袁氏寓轩

穹窿携白日,百年几旦暮。

变灭乘化机,万物孰非寓。

鸿濛不可超,金石岂为固。

况兹无根蒂,自当随所遇。

闻君辟西轩,侨立延佳趣。

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

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

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

临眺登崇冈,故山渺何许。

月明金凤洲,梦魂自来去。

少陵浣花溪,管宁辽东路。

当其适意时,何必皆吾土。

干戈尚未已,丘园安得住。

雪泥留鸿迹,华表遗鹤语。

茫茫宇宙间,蚁垤终谁据。

我亦东西人,长年忍羁旅。

相从岂云远,即此驰音素。

须留酒一樽,剪烛听春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伯贞一同欣赏袁氏寓轩的景象,寓含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穹窿携白日”形象地写出日出的壮观,暗示时间的流转。接下来,诗人感叹生命的短暂,“百年几旦暮”,并认为万物都在变化中生存,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诗人进一步强调自然界的无情,“鸿濛不可超,金石岂为固”,暗示人的生命和物质都难以超越自然法则。接着,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况兹无根蒂,自当随所遇”。

在友人袁氏的新居中,诗人赞赏其园林之美,如“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并注意到细节如“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这里体现了主人的雅致情趣。他们在这里饮酒相聚,尽管身处异乡,但也能找到乐趣,“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

诗人遥望远方,思念故乡,“故山渺何许”,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他引用杜甫和管宁的典故,表明即使在异地,只要能得其所乐,何处不是吾土。“干戈尚未已,丘园安得住”则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雪泥留鸿迹,华表遗鹤语”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感叹宇宙广大,个人渺小,“蚁垤终谁据”。他自己也深感羁旅之苦,但仍期待与朋友的交流,“相从岂云远,即此驰音素”。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希望能在寄寓的生活中留下美好的回忆,“须留酒一樽,剪烛听春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芹寓为安成彭伯圻赋

泮水过新雨,官墙度晴云。

于焉沐膏泽,素心托芳芹。

悦玩永朝夕,采撷奚足云。

沦漪映寒翠,光风泛微薰。

野人分有限,安敢献大君。

圣化之所濡,生意何欣欣。

上林满春色,欢乐非所闻。

始知君子心,希圣良独勤。

纷华念俱绝,渊源思不群。

愿言美真味,盛德在斯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心云诗为罗宗仲先生赋

浮云南山起,还复归南山。

腾腾驾轻风,悠悠度松关。

仙翁坐盘石,心与云俱閒。

冥观元化初,吹嘘肤寸间。

苍龙变神化,为雨遍九寰。

六丁封江湖,空捲骊珠还。

无心乃无物,瑶琴相对弹。

形式: 古风

阳春曲

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乾。

宫中裁白苧,犹怯剪刀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其二)

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

过桥春色绯桃树,临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箫鼓送人归。

清游恐尽今朝乐,回首阊门又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