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叹

夜深青灯耿窗扉,老翁稚子穷相依。

齑盐不给脱粟饭,布褐仅有悬鹑衣。

偶然得肉思共饱,吾儿苦让不忍违。

儿饥读书到鸡唱,意虽甚壮气力微。

可怜落笔渐健快,其奈瘦面无光辉。

布衣儒生例骨立,纨裤市儿皆瓠肥。

勿言学古徒自困,吾曹舍此将安归。

作诗自宽亦慰汝,吟罢抚几频歔欷。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深夜灯火照亮窗户,老翁和幼子相依为命。
生活贫困,连粗粮都难以供给,破旧的衣服上补丁密布。
偶尔得到肉食,想与孩子共享,但孩子却推让,我不忍心违背他的心意。
孩子饿着肚子读书直到天明,虽然志向坚定,但体力已弱。
看着他日渐消瘦,握笔却越来越有力,只是面容憔悴无光。
贫穷的读书人瘦骨嶙峋,而富家子弟却生活优裕。
别再说效仿古人只会让自己受苦,我们除了这条路又能去哪里呢?
我写诗安慰自己,也安慰你,吟诵完毕,抚摸书桌,心中感慨万分。

注释

夜深:深夜。
青灯耿:灯火明亮。
窗扉:窗户。
老翁:年迈的父亲。
稚子:幼小的孩子。
穷相依:相依为命。
齑盐:粗盐。
脱粟饭:糙米饭。
布褐:破旧的布衣。
悬鹑衣:补丁满身的衣服。
共饱:共享食物。
苦让:极力推让。
鸡唱:天亮。
意虽甚壮:志向虽大。
气力微:体力虚弱。
落笔渐健快:握笔越来越有力。
瘦面无光辉:面容憔悴。
布衣儒生:贫穷的读书人。
例骨立:形容瘦骨嶙峋。
纨裤市儿:富贵人家的孩子。
皆瓠肥:生活富裕。
学古徒自困:效仿古人只会困苦。
吾曹:我们这些人。
作诗自宽:写诗自我宽慰。
抚几:抚摸书桌。
歔欷: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灯火下,老翁与稚子相依为命的贫困情景。他们生活清苦,食不果腹,衣衫褴褛,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满足。尽管偶尔得到一点肉食,孩子却懂事地推让,老人心有不忍却又不得不接受。孩子在饥饿中坚持读书,虽然志向坚定,但身体虚弱。诗人感叹自己的文采虽日渐流畅,然而生活的艰辛使他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对比之下,富家子弟则过着奢侈的生活。他借此诗自我安慰,也表达对孩子的同情,吟诵完毕,不禁感慨万千。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生叹

君不见城中小儿计不疏,卖浆卖饼活有馀。

夜归无事唤俦侣,醉倒往往眠街衢。

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丁字不识称农夫。

筋力虽劳忧患少,春秋社饮常欢娱。

可怜秀才最误计,一生衣食囊中书。

声名才出众毁集,中道不复能他图。

抱书饿死在空谷,人虽可罪汝亦愚。

呜呼人虽可罪汝亦愚,曼倩岂即贤侏儒。

形式: 古风

书志

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

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

悲歌行拾穗,幽愤卧齧雪。

千岁埋松根,阴风荡空穴。

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

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匣藏武库中,出参髦头列。

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

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书志

著书汗马牛,不如守道力。

卖文取卿相,讵是儒者职。

孔光岂不学,千载污简册。

通塞本细事,于我奚失得。

袁安卧空庐,亦度风雪夕。

如何慕温饱,挠节不自惜。

我突无炊烟,或至日中昃。

小儿抱遗经,衣短两胫赤。

吟诵何琅琅,声如出金石。

掩卷语乃翁,圣有陈蔡厄。

形式: 古风

书怀四首(其三)

蜗庐自称野人居,三尺明窗已有馀。

从此要当常省事,时时小葺欲何须。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