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更无人吏在门前,不似居官似学仙。
药气暗侵朝服上,花阴晚到簿书边。
玉琴闲把看山坐,筒簟长铺与客眠。
时见街中骑瘦马,低头只是为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朋友王丘长史的宅邸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更无人吏在门前,"表明这里远离尘嚣,没有官差来往,只有自然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居住此地的宁静,与做官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
"不似居官似学仙。"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像是修炼成仙,而非居住在官场之中。这里借用了道家的意象,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药气暗侵朝服上,花阴晚到簿书边。"则是描写自然景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药气指的是庭院中种植的草本植物散发出的香气,而花阴则可能是指窗外花木投下的影子,这些都渗透进了诗人穿戴的朝服,甚至延伸到案几之上。簿书边,则是在室内的读书写字环境中,自然与文化相融合。
"玉琴闲把看山坐,筒簟长铺与客眠。"这里的玉琴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玉制之琴。诗人闲置琴瑟,坐在望着山色的地方。筒簟(jū guǒ)是一种竹制的床具或坐具,长铺则可能是指用来休息的寝具。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自然美景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时见街中骑瘦马,低头只是为诗篇。"最后这两句,则跳出了室内环境,描绘了一幅市井生活图景。骑瘦马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而"低头只是为诗篇"则表明,这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即是为了创作诗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室内环境的描写,以及对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脱俗、清净、专注于文学创作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惜与幽人别,停舟对草堂。
湖云侵卧位,杉露滴茶床。
山月吟时在,池花觉后香。
生涯无一物,谁与读书粮。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
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
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
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
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亭与溪相近,无时不有风。
涧松生便黑,野藓看多红。
雨足秋声后,山沈夜色中。
主人能守静,略与客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