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三岔河

何处堪投宿,连衣枕白沙。

中宵霜似箭,一夜泪如麻。

掷石投山鬼,穿林起乱鸦。

髑髅常伴饮,谁畏盏中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三岔河边投宿的情景,充满了孤独与凄凉之感。

首句“何处堪投宿,连衣枕白沙。”诗人自问何处可以安身,只能以衣为枕,躺在沙地上,表现了旅途中的困顿与无奈。

“中宵霜似箭,一夜泪如麻。”深夜时分,寒霜如同利箭般刺骨,诗人一夜之间泪水如麻,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掷石投山鬼,穿林起乱鸦。”诗人为了驱赶心中的恐惧,甚至向山鬼掷石,惊起了林间的乌鸦,更添了几分荒凉与恐怖的氛围。

“髑髅常伴饮,谁畏盏中蛇。”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似乎总能感受到骷髅的陪伴,对杯中之物也充满了疑虑,体现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宿荒野时的孤独、恐惧与对生命的深思,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到辽阳呈剩师叔

深雪夜行尽,严风昼复吹。

尺书欣已达,稽首竟无辞。

欲话匡山苦,徒令老大悲。

未堪供棒喝,不是汾州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辽阳怀顿修(其一)

忆别姑苏寺,分吟尚暮秋。

所经无限雪,频起故山愁。

白草随人短,寒砧带月流。

西南回首处,疑是武昌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辽阳怀顿修(其二)

我到辽阳日,初参佛眼时。

亦怜穷子意,谈笑共忘机。

问旧挑灯暗,论诗补字奇。

夜寒高兴发,不见浙江儿。

形式: 五言律诗

辽阳怀顿修(其三)

连年频苦别,总对朔风寒。

尔多师友性,余少水云欢。

挥泪檐霜白,行吟木叶乾。

人生不可料,况复此时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