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园中清暑二首(其一)

青山地僻车马稀,十载倦游歌《式微》。

傍溪卜筑面流水,拂石展簟消炎晖。

老翁过从就蔬食,幼女补缀成絺衣。

西亭去家苦不远,日暮共逐渔樵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简朴的夏日田园生活图景。诗人身处偏远的青山之中,久居此处,厌倦了繁华世事,常吟唱《式微》以表达内心的疲惫。他选择在溪边建造房屋,享受流水环绕的清凉,铺开竹席消暑。日常生活中,老翁前来共餐,粗茶淡饭,幼女则缝补衣物,一派自给自足的田园风光。

诗人强调家园与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傍晚时分,家人一起外出,或是捕鱼或是砍柴,共享劳作后的归途,体现了家庭和睦,生活节奏悠闲。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7)

吴志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其二)

东湖万顷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乡。

《竹枝》调短阿家女,《桃叶》歌长何处郎。

疏林归鸟度花影,近水流萤浮竹光。

东山坐待月已出,不觉凉露沾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游三首(其一)

湖上轻风吹柳丝,湖边细雨湿花枝。

百年总有三万日,一日都来十二时。

杜老每寻崔氏宅,山翁偏爱习家池。

乘閒取醉真吾事,度水看花也自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游三首(其二)

山中兰麝香满林,故人清游能远寻。

燕来已觉社日近,寒退始知春意深。

山光入眼凝远翠,华影到湖生夕阴。

慈云咫尺不一去,薄暮还家空复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游三首(其三)

上日开筵曲水滨,年年相忆在兹辰。

千家榆火催寒食,万点杨花照暮春。

紫燕却归寻旧主,黄鹂到处唤游人。

东来巢父如相问,为觅风流贺季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