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秋宵万籁尽销沉,忽听霜寒几度砧。

断续撼来惊旅梦,高低捣去碎乡心。

风前远送江头响,月下频敲石上音。

更有一番肠断处,浣纱溪女自微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通过霜寒砧声的描绘,勾勒出一种远离家乡、羁旅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秋宵万籁尽销沉”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万物归于沉寂的景象。接着,“忽听霜寒几度砧”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寒意的夜晚,几声捣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引发了一系列情感的波动。

“断续撼来惊旅梦,高低捣去碎乡心”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捣衣声与人的梦境、心灵紧密相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复杂情绪。捣衣声时断时续,仿佛触动了远方游子的梦,也击碎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风前远送江头响,月下频敲石上音”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的深度。捣衣声在风中飘荡,似乎跨越了空间,直达江边,又在月光下回响在石头之上,增加了环境的凄美与哀愁。

最后,“更有一番肠断处,浣纱溪女自微吟”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着浣纱溪边的女子,在月光下低声吟唱,这一场景不仅加深了对家乡的怀念,也引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捣衣声所引发的强烈情感,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日暮荒村浅水游,荻芦响处不胜愁。

几回吹到藏鸥渚,数阵敲来宿鹭洲。

摇落深滩寒月夜,拍依古岸舞风秋。

飞声杂入渔歌里,付与江边一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捲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

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杂诗平韵(其一)

谁将煮酒算英雄,运会原来在个中。

试看执鞭徒贱役,可知诡遇匪良工。

行云自妙氤氲态,逆水休誇搏激功。

去去前途总无定,由他踏实与虚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杂诗平韵(其二)

风风雨雨几重重,垂老萧然兴已慵。

春梦归来犹有路,秋烟散去却无踪。

弯弓直射石为虎,鸣剑偏惊津跃龙。

神化从来输造物,残云可复起奇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