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岭上

永日倦高跻,盘回四望迷。

松根危抱石,岭路曲随溪。

马腹飞云薄,山腰过雨低。

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整日间疲惫于攀登高峰,环顾四周景色令人迷茫。
松树根深深抱住石头,山路弯弯曲曲沿着溪流前行。
马儿疾驰如云朵掠过天际,山腰处雨滴低垂。
阴暗的悬崖无法通过,谁能在此搭建长长的阶梯呢?

注释

永日:整日。
倦:疲惫。
高跻:攀登高峰。
盘回:环顾。
迷:迷茫。
松根:松树根部。
危抱:紧紧抱住。
石:石头。
岭路:山路。
曲随:弯弯曲曲。
马腹:马匹腹部。
飞云薄:像云朵般疾驰。
过雨低:雨滴低垂。
阴崖:阴暗的悬崖。
不可度:无法通过。
构:搭建。
长梯:长长的阶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千秋岭上》。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千秋岭上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永日倦高跻”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攀登后的疲惫,对高处的厌倦。接下来的“盘回四望迷”则写出山路曲折,视野开阔但又令人迷茫的情景。

“松根危抱石”描绘了松树顽强地扎根于险峻的岩石之中,显示出自然的力量和坚韧。而“岭路曲随溪”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随着山间溪流而行,富有动态感。

“马腹飞云薄”运用比喻,写出了山势陡峭,云雾缭绕,如同马匹的腹部轻轻托着薄薄的云层。最后一句“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诗人感叹山崖险峻,难以逾越,不禁质疑是谁建造了如此高耸的长梯,既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也流露出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千秋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己卯六月赴上饶之谪醇臣以诗送行次韵留别

小雅思深志不悲,反骚未与昔人违。

五车谩苦君何益,三径都荒我未归。

要过香垆䨥履步,却从彭蠡一帆飞。

它年笑向张公子,应带烟霞满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

要无名利来心曲,便有园林出世间。

拙宦莫兴三黜叹,老归未厌百年闲。

先君馀庆期之子,吾驾如今不可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忆庐山示无斁弟

湖口西江外,庐山已目前。

太虚藏不极,彭蠡浸无边。

五老宁行地,香垆自供天。

芝田隔人世,应有读书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对雪和王仲至

鸾凤交横逐雨华,玉城银涧共萦斜。

且看雾散千峰瘴,未觉雷惊万谷芽。

碧落高情元物外,金闺清梦自天涯。

宁知夜半寒歌客,烟断邻墙四五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