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及之后山新筑茅舍

潇洒人间世,柴门夹两槐。

诗僧恰方去,俗客不曾来。

翠合苔初长,红娇杏半开。

南边许多地,腊月竹须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人世间自由自在,住处门口有两棵槐树相伴。
诗僧正好离开,世俗的访客未曾到来。
青苔开始生长,绿意盎然,杏花半开半闭,娇艳动人。
在南方的土地上,腊月时节适合种植竹子。

注释

潇洒:形容人举止自然,不拘束,自由自在。
柴门:简陋的木门,常用来形容乡村或隐居之处。
翠合苔:青苔覆盖,绿色密集。
红娇杏半开:形容杏花盛开,娇艳欲滴。
腊月:农历十二月,冬季的一个月份。
竹须栽:指在合适的时间种植竹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雅的画面,诗人赵汝燧以简洁的笔触赞美了他新筑茅舍周围的环境。"潇洒人间世"四字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暗示了此处远离喧嚣,生活自在。"柴门夹两槐"进一步描绘了茅舍的朴素与自然,门前的两棵槐树增添了生机和岁月的痕迹。

"诗僧恰方去,俗客不曾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僧的离去更显此处的幽静,未受世俗打扰。"翠合苔初长,红娇杏半开"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青苔的生长和杏花的半开放,展现出盎然春意,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南边许多地,腊月竹须栽"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期待,预示着这片土地还有更多的空间可以种植竹子,增添绿色,为冬季带来生机。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表达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诗篇。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会稽用林帅侍韵

东越乾坤到眼边,乱云连壑草迷川。

五更城落千岩月,万顷湖开一镜天。

鼓角声残秦望晓,楼台影湿卧龙烟。

旧时太史登临处,每想风流为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合江亭

石鼓山头一小亭,乾坤万里眼双明。

虽因刺史能寻胜,不遇昌黎岂得名。

衡岳云开秋洗碧,蒸江湘合水争清。

书岩莫辨当时字,空积尘泥野草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村舍壁

柔风十里日曈眬,雨后陂塘野水通。

两岸柳烟笼晓绿,数枝桃露滴春红。

明知钟鼎众皆羡,到了山林味不同。

田父殷勤邀我坐,一盂白饭一盂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莱公泉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

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