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月梅花,拜祁连高冢;疾风劲草,识板荡忠臣。
此联以“明月梅花”开篇,寓意于谦如梅花般高洁,即使在月光下也依然保持其清雅之姿。接着“拜祁连高冢”,暗指于谦虽已离世,但其高尚品德如同祁连山上的高冢一般,永远被后人敬仰和怀念。后半部分“疾风劲草”比喻于谦在艰难困苦中仍能坚守正直,正如在狂风中依然挺立的劲草。最后“识板荡忠臣”,赞扬于谦在动荡时局中始终忠诚不渝,识得真正的忠良之士。整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于谦高尚人格和忠诚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不详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游宦到钱塘,饮水思源,喜两浙东西,与歙浦江流相接;
钟灵自灊岳,登高望远,问双峰南北,比皖公山色何如。
此老最多情,不独管婚嫁两事;
几人得如意,要知有因果一层。
何处白云归,有乡里古招提,出西郊不半里而至;
前生明月在,是佛门新公案,言东坡为五老后身。
似入万重山,不离三亩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