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待云庵联

何处白云归,有乡里古招提,出西郊不半里而至;

前生明月在,是佛门新公案,言东坡为五老后身。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妙笔生花,将自然与佛教哲理巧妙融合,引人深思。"何处白云归"一句,以白云象征飘渺的故乡,引发人们对归宿的向往与思考。"有乡里古招提,出西郊不半里而至",描绘了一处古寺近在咫尺,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让人感受到精神家园的亲近与温暖。

"前生明月在",则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交织在一起,暗示着过去与现在、前世与今生的联系,明月作为永恒不变的象征,寄托了对生命轮回的感慨。"是佛门新公案,言东坡为五老后身",这里巧妙地将苏东坡与佛教中的五老相联系,既是对东坡文学成就的赞誉,也是对其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的一种隐喻,暗示其超越世俗的智慧与修为。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幅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画卷。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适园联

似入万重山,不离三亩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形式: 对联

俞楼联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成矣;

傍山南山北沿堤选胜,得之六一泉侧,其胜何如。

形式: 对联

高氏别业联

选胜到里湖,过苏堤第二桥,距花港不数武;

维舟登小榭,有奇峰四五朵,又老树两三行。

形式: 对联

湖心亭联

好水好山,出东郭不半里而至;

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楼何如。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