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散长源淮夫刘先生彝之子孝弟有贤行年六十一且致仕侍其亲义兴为赋诗一首

刘侯六十衣綵衣,上堂娱戏如婴儿。

慈颜华发顾之笑,坐令寒日生春晖。

折腰敛板三十载,晚登名籍黄金闺。

绯衫裹束不料暖,况坐筦库穷刀锥。

古心古貌乃天与,虽欲妩媚将安施。

一朝拂袖不回顾,择邻问舍荆溪湄。

人言家徒四壁立,如君四壁初无之。

我知刘侯有至乐,视世五鼎同糠糜。

分阴不博双白璧,啜菽自作羔豚肥。

有儿教饬知礼节,不以口耳传书诗。

应门侍坐走前后,翼翼想见名家规。

天恩优老命之仕,俾继禄食安其私。

古人未必兼有此,笃行知足如君稀。

圣皇侧席思厚俗,诏取八行登前龟。

向来蒲轮走四海,有贤如此谁当知。

冥鸿一举不可挽,道路仰首空嗟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刘侯在晚年辞官归隐的生活,展现了他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温馨场景,以及他内心的满足和对圣明君主的期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刘侯作为一位孝顺的儿子、贤能的父亲的形象,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描述了刘侯在家中与父母欢聚的情景,展现出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接着,诗人赞扬了刘侯多年为官的辛勤付出,以及他辞官后选择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智慧。诗中提到,刘侯虽然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内心充满快乐与满足,这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刘侯教育子女的场景,强调了他注重礼仪教化,不依赖口头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子女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刘侯深邃的教育理念和对子女成长的用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侯辞官归隐生活的赞赏,并对其受到圣明君主关注的期待。同时,诗人也感叹于像刘侯这样的人物在当时社会的稀缺性,以及对未能及时发现和重用贤才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刘侯个人的品德和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家庭和谐、教育传承、君臣关系等多方面价值的重视。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题蒋永仲蜀道图

梓州别驾真雏凤,赏古探奇坐饥冻。

要窥琼苑蔚蓝天,直上潼江历秦宋。

每逢佳处静盘礴,流出胸中九云梦。

乾坤坱圠本无迹,我独毫端发神用。

戏驱万变寄陶写,轩豁端倪巧抟控。

苍筠擢秀饱冰雪,古干撑空中梁栋。

奇礓那得在山谷,回首何年委坚重。

轮囷偃盖屈金铁,夭矫惊虬起岩洞。

舂江莽苍迷东西,汉南老柳参差垂。

烟中远近见本末,明星已没城乌啼。

平生险怪三峡水,古木巃嵷阴风吹。

石间雷雹殷九地,出入喷薄无穷时。

我身趼足半天下,偃蹇故是山林姿。

南行灊霍北嵩洛,应接不暇空狂痴。

作诗写意如捕景,况有三绝穷天机。

清晨对此恍自失,眼中太白横峨嵋。

请君十袭秘缇革,恐复仙去归无期。

形式: 古风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其一)

我行阡陌间,苗麦已复青。

茅茨间新槁,鸡犬有和声。

不见吏索钱,田家得其生。

鸡犬亦肥字,不遭无事烹。

于斯可观政,岂在赫赫名。

父老亦相语,驩然就春耕。

官租及时了,卒岁乐无营。

形式: 古风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其二)

李侯诸生秀,峨冠论玄虚。

安知俗吏事,小试已可书。

廑心究人瘼,要使安田庐。

慨然有奇趣,耿耿非世儒。

乃知百里间,亦足寄所摅。

谁当索幽隐,置彼九达衢。

形式: 古风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其三)

山间古梅林,有鸮集其端。

不飞亦不鸣,弹射莫敢干。

下窥群雀雏,啄颡刳其肝。

欣然舐两爪,意得良自安。

飞来多凡鸟,助此凶且残。

安知万山曲,亦复鸣栖鸾。

相咻固不可,见嚇技亦殚。

众鸟既有恃,相斯在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