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竹隐》由宋代诗人释月涧创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与品格,以及对竹子种植者的告诫。
首句“香严去沩阜,欲南阳种竹”以“香严”和“沩阜”为引子,暗示了竹子生长的环境,随后点明了诗人的意图——在南阳种植竹子。这里不仅提到了竹子的生长地,也预示了竹子将被赋予的象征意义。
“片瓦太无端,等闲相击触”两句,以“片瓦”比喻竹叶,形象地描绘了竹叶轻轻触碰瓦片的情景,既展现了竹子的轻盈与生机,也暗示了竹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累及忘所知,嘉名受污辱”则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与尊重。竹子虽平凡,却能保持自我,不受外界干扰,即使受到污名,也能坚守本心,不改其志。
“有人今效尤,千顷种寒玉”一句,诗人鼓励人们学习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希望人们能在广阔的天地间种植竹子,如同寒玉般珍贵而纯洁。
“澹然冰霜中,岁晚乐幽独”描绘了竹子在严冬中的坚韧与宁静,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竹子也能独自享受着幽静与孤独的美好,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品质。
最后,“慎勿轻击著,清风自然足”是对竹子种植者的告诫,提醒他们不要轻易破坏竹子的生长环境,只有保持清风般的温柔与敬畏,竹子才能自然生长,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与坚韧之魂,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与向往,鼓励人们像竹子一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