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一)

相逢那忍别匆匆,绿酒清诗兴不穷。

病起异乡惊暮雨,坐来高馆见秋风。

关河一叶离声里,江郭千峰醉影中。

堪笑人生多是别,盍簪能得几回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初秋时节的离别场景。首句“相逢那忍别匆匆”,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离别的不舍之情。接着,“绿酒清诗兴不穷”写出了朋友们在宴席上借酒赋诗的豪情,展现了浓厚的诗意氛围。

“病起异乡惊暮雨”暗示了诗人可能身体不适,身处异地,更觉时光易逝,增添了离别的感伤。“坐来高馆见秋风”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季节背景,秋风凄凉,寓示着离别后的寂寥。

“关河一叶离声里,江郭千峰醉影中”通过描绘辽阔的关河和远处的山峰,以及离别时的歌声和醉态,强化了离别的画面感,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

最后两句“堪笑人生多是别,盍簪能得几回同”直抒胸臆,感叹人生聚散无常,此次离别后,能有多少次像这样共同欢聚的机会,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二)

石田佳处阜阳亭,几度清游到玉瓶。

金井夜凉初叶下,石门云尽数峰青。

林间扫榻同僧定,洞里鸣琴共鹤听。

正好欢携仍又别,不堪愁思晚冥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怀安蒋明府望云思亲卷

马上闽关若太行,白云飞处似河阳。

宁教带雨将归梦,莫更因风度远乡。

亲舍几回空外忆,宦情偏向此中忘。

遥知吏散棠阴下,柱笏行看欲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梅江陈以仁先辈

龙峰耆旧几人存,独客心悲不忍论。

华表鹤归尘梦远,少微星坠海云昏。

留宾别馆空悬榻,点易寒窗静掩门。

零落为君歌薤露,行人无泪也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宪检校沈公望云图

隐侯家世巽湖阴,何事看云怅别心。

亲舍几年违色养,宦游千里戴华簪。

乌台月暗怀乡远,鹤发秋来入梦深。

自昔忠臣缘孝子,白华歌尽有馀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