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兄入虞山因寄

问水乘源去,看山入画游。

披衣岩雾积,飞盖洞云流。

尘鞅从兹谢,冥筌不外求。

瑶坛有嘉树,莫作桂丛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探访虞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问水乘源去”,以“问”字开篇,仿佛在探寻源头,引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看山入画游”,将山景比作画卷,生动地展现了山川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山水画中,享受着心灵的愉悦。

“披衣岩雾积,飞盖洞云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岩石上积聚着雾气的景象,以及云雾随风流动的动态美,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披衣”和“飞盖”分别指披上衣物和车盖飞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游山间的自在与豪迈。

“尘鞅从兹谢,冥筌不外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解脱,以及对内心深处(冥筌)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体现了诗人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最后,“瑶坛有嘉树,莫作桂丛留”一句,以瑶坛上的佳木喻指高尚的品质或理想,提醒友人不要停留于平凡,应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山遇陆一宜俯吴二子新同泛因登绝顶作

共惬山中想,俱来水上逢。

寻溪迷万转,攀壑隐千重。

云气流岩竹,泉声落涧松。

穷探不惜暝,还陟最高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吴进士辞县就教三衢

愧我眈山卧,怜君辞邑过。

共看双舄举,无奈一毡何。

旅迹蓟门远,离怀漳水多。

从来化蜀者,岂是让弦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冬夜对月闻敌退

木落但疏林,萧然月色深。

无愁蟾兔缺,祗惜岁华侵。

霜露流寒影,关山恋故阴。

汉家新罢战,万里照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熊叔抑同唐应德入四明吊陈约之怃然作诗二首(其一)

怜君提宝剑,东去觅徐君。

可惜看花伴,翻同落叶分。

泪倾鄞海月,心断剡溪云。

箧内收遗草,传来不可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