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信吟

始则求人信,有知有不知。

既而求自信,人或多知之。

今我不求信,何人更起疑。

无可无不可,安往不熙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起初寻求他人的信任,有些知道我,有些不知道。
后来我追求自我信任,他人可能大多了解我。
如今我不再寻求信任,谁又会对我产生怀疑。
无论可与否,都无所谓,何处去都能自得其乐。

注释

始则:起初。
求人信:寻求他人的信任。
有知有不知:有些知道我,有些不知道。
既而:后来。
求自信:追求自我信任。
人或多知之:他人可能大多了解我。
今我不求信:如今我不再寻求信任。
何人更起疑:谁又会对我产生怀疑。
无可无不可:无论可与否。
安往不熙熙:何处去都能自得其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求信吟》,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信任与自我认知的关系。首句“始则求人信”表达了起初人们依赖他人的认可和信任;“有知有不知”则揭示了人皆有所不知,难免会有误解或疑惑。接着,“既而求自信”表明随着成长,个体开始寻求自我认知,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人或多知之”暗示了他人可能对个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今我不求信”,意味着不再过分追求外界的认可,转向内心的平静。“何人更起疑”进一步强调,当一个人不再向外寻求信任时,反而减少了他人对他产生怀疑的可能性。最后两句“无可无不可,安往不熙熙”传达出一种随和自在的态度,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内心都能保持平和,生活自然充满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人际关系中,过度追求他人的信任不如建立自我信心,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穷冬吟

十二月将终,还惊岁律穷。

藏冰方北陆,解冻未东风。

草昧徒寻绿,花梢强觅红。

探春春不见,元只在胸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苍苍吟

人人共戴天,我戴岂徒然。

须识天人理,方知造化权。

功名归酒盏,器业入诗篇。

料得闲中乐,无如我得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诏三下答乡人不起之意

生平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断送落花安用雨,装添旧物岂须春。

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六十病夫宜揣分,监司无用苦开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还圆益上人诗卷

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

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

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时身。

闲行闲坐松阴下,应恃眼明长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