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段氏中台

看山台下水无尘,碧筱前头曲水春。

独对一尊风雨夜,不知家有早朝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看山台上,水面如镜尘埃不染。
翠竹丛前,弯弯曲曲的溪水流淌着春天的气息。

注释

看山台:观景平台。
水无尘:水面清澈无杂质。
碧筱:青翠的竹子。
曲水:弯曲的小溪。
春:春天。
独对:独自面对。
一尊:一杯。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不知:不知道。
家有:家中有人。
早朝人:要去早朝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淡泊情怀和超然物外的情感世界。

“看山台下水无尘”,开篇即以清澈见底的溪水为背景,设定了一种纯净无瑕的自然景观。"碧筱前头曲水春"则进一步描绘了水边青苔和弯曲的溪流在春天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而“独对一尊风雨夜”则转换了情境,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面对着山水,或许是在思考,或是沉浸于自然之中,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宁静。

最后,“不知家有早朝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时间流逝的忽略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漠。这里的“早朝人”可能指的是早晨起来忙碌的人们,诗人则是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与之相悖。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题曹娥庙

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树飕飗惨暮云。

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僧壁

晓望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歙州道中仆逃

去跳风雨几奔波,曾共辛勤奈若何。

莫遣穷归不知处,秋山重叠戍旗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赠女仙

水思云情小凤仙,月涵花态语如弦。

不因金骨三清客,谁识吴州有洞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