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暮气沈舟暗鱼罟,攲眠呕轧如闻橹。

颇疑道人三昧力,异域山川能断取。

方诸承水调幻药,洒落生绡变寒暑。

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

大梁崔白亦善画,曾见桃花净初吐。

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流莺探枝婉欲语,蜜蜂掇蕊随翅股。

一时二子皆绝艺,裘马穿羸久羁旅。

华堂岂惜万黄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形式: 古风

翻译

众多画史上的人物不胜枚举,惠崇的作品虽晚出,却是我最为赞赏的。
夏日干旱,乌云弥漫森林,仿佛将我带到了水边的洲渚。
黄芦低垂,覆盖着积雪般的泥土,野鸭和大雁安静地站立,相伴而立。
过去所见的景色如今历历在目,眼前是平静的水面和西江的河岸。
傍晚的雾气笼罩着船只和渔网,我仿佛听到摇橹声。
我怀疑画家的超凡技艺,能捕捉异域的山水之魂。
方诸承水,调制幻药,画面如同薄纱般变换冷暖。
金坡巨然的画作有几堵墙那么大,虽然色彩丰富,但真实感却不足。
大梁的崔白也是出色的画家,他曾描绘过桃花初绽的美景。
酒醉后挥毫泼墨,仿佛春风拂面,担心这些佳作会随风飘散成红雨。
流莺在树枝间婉转欲语,蜜蜂采蜜,忙碌于花间。
这两位画家都是卓越的技艺,尽管衣衫破旧,长期漂泊在外。
即使华美的殿堂不惜万两黄金,他们仍感叹当今之人不如古人擅长绘画。

注释

纷:众多。
惠崇:宋代画家。
洲渚:水中的陆地。
黄芦:黄色的芦苇。
异域:远方的地区。
方诸:古代神话中的星宿。
金坡巨然:两位画家名。
大梁崔白:另一位画家名。
流莺:春天的莺鸟。
华堂:华丽的厅堂。
苦道:深深感慨地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惠崇山水画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的高超赞赏。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这两句表明历史上众多的画家难以计数,而惠崇的作品在作者看来是最为杰出的,显示了诗人对惠崇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这里描绘了一幅夏日旱云密布、树木郁郁的景象,通过惠崇的画笔,将诗人带入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之中。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这两句描写了一种秋末或冬初的景色,芦苇随风摇曳,像是被雪覆盖的土地,而远处有水鸟栖息,显示了诗人对惠崇画中细节刻画的欣赏。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美好景色的回忆,这些景色如同现在一样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反映出惠崇画作的生动感和持久感。

"暮气沈舟暗鱼罟,攲眠呕轧如闻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傍晚时分,船只在水面上静静漂浮,鱼网隐于水下,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诗句同样是对惠崇画作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于艺术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迟明

攲枕浩无情,蘧蘧独迟明。

霜繁红树老,云澹素蟾清。

倦鹊犹三匝,寒鸡未一鸣。

故山何处所,应有晓猿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陆忠州

虞人以士招,御者与射比。

当时尚羞为,况乃天下士。

英英陆忠州,学问辅明智。

低徊得坎坷,勋业终不遂。

形式: 古风

陈桥

走马黄昏渡河水,夜争归路春风里。

指点韦城太白高,投鞭日午陈桥市。

杨柳初回陌上尘,烟脂洗出杏花匀。

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形式: 古风

饭祈泽寺

驾言东南游,午饭投僧馆。

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

笭箵沙际来,略彴桑閒断。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

玩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