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襄营建草堂后的闲适生活与自然景色。首句“几年营此草堂栖”表达了诗人对草堂多年的精心打造,寓居于此的满足感。次句“施饰名园百卉齐”则展现了草堂周围园林的繁花似锦,生机盎然。
“曾学子真耕谷口,今容摩什老山西”通过对比,回忆起过去耕读的日子,如今则如摩什老僧般静心于山中,流露出淡泊名利的禅意。接下来,“龙台日上千峰出,雁塔云生一径迷”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出日出时分群峰耸立,云雾缭绕的小径,意境深远。
最后两句“知有岭猿犹在否,使君高卧莫教啼”,诗人关心的是山中的猿猴是否还在,希望它们不要打扰自己宁静的生活。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关切,也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