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栀

阴泉隐岩壑,长夏发幽植。

深处但闻香,往往樵苏得。

幸不杂薪槱,论价亦何直。

适从支郎舍,远致居士室。

婆娑复偃蹇,其高不盈尺。

铅华了不御,绚此冰雪质。

我有古鱼洗,岁久莓苔蚀。

注之清泠水,藉以璀错石。

静态自愔愔,孤芳何的的。

初疑云生础,复讶月过隙。

膏沐露穰穰,动摇风激激。

忽然参鼻观,似欲破禅寂。

俗物多丰肥,仙姿乃癯瘠。

已输白玉英,更作黄金实。

昌阳讵足数,薝卜诚可匹。

老来无所好,一见心辄溺。

坐卧与之俱,于焉遂成癖。

异时张紫薇,饮客尽一石。

放怀歌舞筵,折赠无所惜。

蝉蜕倏仙去,楼居藐姑射。

三嗅哦公诗,俯仰成今昔。

问花花如嚬,对之长太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阴暗的泉水隐藏在山谷中,漫长的夏天里生长着幽深的植物。
深入其中只能闻到香气,常常在砍柴的人那里找到它们。
幸运的是,它们没有混入薪柴,价值几何呢?
恰巧从支郎的住所带来,安置在居士的居室。
树干弯曲又挺立,高度不足一尺,无需装饰。
它们素面朝天,展现出冰雪般的纯净质地。
我有一只古老的鱼洗,年深日久已长满青苔。
用清澈的冷水洗净,配以斑斓的石头,增添光彩。
静谧中自有一种韵味,孤独的芬芳格外鲜明。
起初以为是云雾生于基石,又惊讶月光穿过缝隙。
沐浴在丰富的露水中,微风吹过,摇曳生姿。
突然间,它们的气息触动了我的嗅觉,仿佛要打破禅定。
世俗之物大多丰满,而这些却清瘦如仙。
它们已输给了白玉的纯洁,又增添了黄金般的贵重。
昌阳或许算不上什么,但薝卜确实能相提并论。
年老后没有什么喜好,见到它们就无法自拔。
无论坐卧都与它们相伴,这成了我的癖好。
将来有一天,我会宴请宾客,畅饮紫薇酒。
在歌舞席上放开心怀,赠送它们毫不吝啬。
如同蝉蜕变为仙人,我在楼阁中如藐姑射般超脱。
三次吟咏公的诗篇,感叹时光荏苒。
对着花朵询问,它们似乎也在轻颦,让我长叹不已。

注释

阴泉:隐蔽在山涧的泉水。
岩壑:山谷。
樵苏:砍柴。
薪槱:薪柴。
婆娑:树木姿态婆娑。
偃蹇:弯曲挺立。
铅华:比喻华丽的装饰。
愔愔:寂静无声。
膏沐:滋润的露水。
紫薇:一种美酒。
太息: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水栀》,是一首写景抒情的绝句。全诗通过对一株孤独生长于幽深之地的水栀花进行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品格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中“阴泉隐岩壑,长夏发幽植”两句描写水栀生于幽深的山谷之中,即使在盛夏时节也能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绽放其花朵。"深处但闻香,往往樵苏得"表明只有在这宁静深邃的地方才能闻到水栀花的清香,而且这种香气并非人人都能领略到的,是需要有一定的素养和机遇才能感受到。

"幸不杂薪槱,论价亦何直"两句赞美水栀花独立自洁,不与凡俗的柴火混在一起,即使是从价值上去评判,它也显得非常珍贵。接着的“适从支郎舍,远致居士室”说明诗人对这株水栀花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尊重,将它摆放在自己的书房中。

"婆娑复偃蹇,其高不盈尺"形容水栀花虽然矮小,但却生长得极为优雅。"铅华了不御,绚此冰雪质"则是对其外表的赞美,说它光滑如同未经打磨的铅器,而且质地纯净如同冰雪。

接下来的“我有古鱼洗,岁久莓苔蚀”、“注之清泠水,藉以璀错石”描述诗人用清澈的泉水来浸泡这株古老的水栀,并将其摆放在镶嵌着美丽石头的盘子中。"静态自愔愔,孤芳何的的"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与高洁相结合之物的赞赏和向往。

"初疑云生础,复讶月过隙"两句描绘出水栀花在夜晚的景象,有如云雾缭绕,又似月光穿透窗棂。"膏沐露穰穰,动摇风激激"则是对自然界中细雨和微风的生动描写。

"忽然参鼻观,似欲破禅寂"表明诗人在欣赏这株水栀时,有一种想要打破宁静、深入了解它内在精神世界的冲动。"俗物多丰肥,仙姿乃癯瘦"通过对比世间一般物体的丰润与水栀的清瘦,强调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

最后几句“已输白玉英,更作黄金实”、“昌阳讶足数,薝卜诚可匹”表达了诗人对这株水栀花的高度评价,将其比喻为难以用世间财宝来衡量的珍贵物品。"老来无所好,一见心辄溺"则是诗人在年迈时依然对这株水栀保持着浓厚的情感,一旦相见便心潮澎湃。

整首诗通过对一株水栀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品格的赞美,以及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处权在宋代文学史上留下的宝贵遗产之一。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禅

老屋不知春,馀花纷委雪。

中有忘言人,截断天下舌。

我久执情见,终日在谈说。

一笑示全机,春云满城阙。

形式: 古风

发永丰道中

云断山如拭,秋明水剧虚。

湿烟蒙翠竹,瞑雨濯红蕖。

茅舍真淳俗,瓷罂窈窕沽。

何须访摩诘,便是辋川图。

形式: 五言律诗

召伯祠

我行出陜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馀甘棠。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右司公致书显上人并遗楮衾诗以赞之并简都公

缁徒中有人,籍甚初与显。

是非不挂口,好恶不入眼。

终日但怡怡,言行无可拣。

外相示枯槁,风味殊不浅。

初公如鹤长,昂藏谁得管。

今秋忽坐脱,山立不少偃。

显公方晏如,随缘自舒卷。

平生三事衲,夏燠冬不煖。

大雅右司公,国器乃瑚琏。

颇敦方外契,渊明亦亲远。

道术久相忘,书来叙缱绻。

一被直千金,溪帘净冰茧。

邀我置香茗,抚玩不忍展。

而我在家僧,业习尽锄刬。

琴书不疗饥,拙生良可莞。

未识韩荆州,不敏怀愧赧。

向来袖漫刺,到门不及款。

音问复后时,当蒙贷疏懒。

公如骥腾骧,我类鳖跛蹇。

出处固不同,投分怅已晚。

明年壑源春,驱车望云巘。

载醪问奇字,从公定忘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