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惟有建初真最初。

步长干巷寻觉路,想赤乌年创佛庐。

放烛天光镇如彼,登凌云顶记曾予。

拾级耸眸姑且置,千秋兴废慨凭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报恩寺的历史与庄严,诗人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开篇,巧妙地将大报恩寺置于悠久的佛教文化背景之中,凸显其独特地位。接着,通过“惟有建初真最初”,强调了大报恩寺在众多寺庙中的特殊性和历史价值。

“步长干巷寻觉路,想赤乌年创佛庐。”这两句描绘了探访寺庙的过程,以及对创建寺庙年代的遐想,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放烛天光镇如彼,登凌云顶记曾予。”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大报恩寺的宏伟与神圣,仿佛天光与云顶都见证了它的辉煌,表达了对这座寺庙的深刻印象和崇敬之情。

最后,“拾级耸眸姑且置,千秋兴废慨凭馀。”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审视着历史的兴衰,表达了对大报恩寺千年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大报恩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佛教圣地的历史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花台口号

崔巍雨花台,迹传梁武帝。

云光讲经致雨花,台城不救嗟何济。

文殊问讯维摩处,乃有天花散天女。

一之为甚可再乎,著者空搥涂毒鼓。

形式: 古风

赋得鸿渐于陆

懿彼三同鸟,玩兹上九辞。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

胎产则诚幻,天冲㦯有时。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

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灵谷寺

钟阜东南寻道林,蔚然深秀松森森。

溪光山色宛其识,钟声幡影空人心。

八功德水清且泚,梵天震旦何彼此。

更闻左侧琵琶街,鼓掌响应弹丝起。

非神奇亦非邪淫,世尊早明示其旨。

乾闼鼓琴山河大,地作琴声迦叶作舞,亦复如是而已矣。

形式: 古风

阅兵

建业开牙驻禁军,当年深意守惟勤。

安时要不忘危日,诘武宁当视具文。

八色旗分光耀旭,千行士厉气凌云。

方行禹迹无非事,大烈钦承勖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