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子华九日长诗

君家脉寿张,文气雄一乡。

顾我不自武,穷于冻履常。

异盼独见嗜,古道无炎凉。

忆昨夏季望,南风溪山香。

渠渠飞帖盟,伫我高峰行。

漓俗非所捉,此味如和羹。

寿我醴蘸甲,饫我熬屑姜。

别来坐成久,感激时拊床。

我耄君亦老,无预世短长。

向来尘埃迹,如云风扫将。

箪瓢足不足,听天自斟量。

秋无宋玉悲,春无少陵伤。

逢迎但歌笑,傲睨剧戏场。

不然徒自苦,平地皆羊肠。

加于人数等,衰劣如何当。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的家族在寿张闻名,文章才情雄霸一乡。
看我自身不勇武,常常贫困穿冻鞋。
您独具慧眼,坚守古道不畏寒暑。
回想去年夏日,南风吹过溪山,满是香气。
您曾邀我共飞帖盟誓,期待在高峰同行。
寿张风俗难以捉摸,这种友情如同美味佳肴。
您的酒让我陶醉,姜末熬煮也使我满足。
分别以来,长久思念,时常感慨抚床。
我们都已老去,不再关心世事长短。
过去的尘埃往事,如云烟被风吹散。
生活简朴,听凭自然安排。
秋天无需宋玉的悲叹,春天无需杜甫的哀伤。
只管欢歌笑语,傲视世间,就像戏台上的角色。
否则只会自寻烦恼,人生路再平坦也似羊肠小道。
增加对人的期待,以我这样的衰弱,怎能承受。

注释

脉寿张:寿张之地,以其人脉和文化著称。
文气:指文章才情。
冻履:寒冷季节穿的破旧鞋子。
异盼:独特的眼光或见解。
古道:古老的道德或原则。
漓俗:寿张当地的风俗习惯。
醴蘸甲:美酒蘸食的佳肴。
饫:饱食。
感激:深深的感谢和怀念。
耄:老人。
尘埃迹:过去的经历和痕迹。
箪瓢:形容生活简朴。
宋玉悲:宋玉的悲秋之情。
少陵伤:杜甫的春愁之感。
逢迎:迎接或迎合。
傲睨:傲慢地斜视。
羊肠:比喻艰难曲折的道路。
衰劣:衰老且能力减弱。

鉴赏

这首宋诗是陈著对张子华九日长诗的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友情的深厚。首句称赞张子华家族才学出众,文气在故乡独领风骚。接着诗人自谦不善武力,常感清贫,但欣赏张子华的独特见解和坚守古道的品格。回忆夏日相聚,溪山间充满诗意,两人曾有共同的志趣和约定。

诗中提到的“渠渠飞帖盟”可能是指过去的某种书信或诗歌结盟,表达对友谊的珍视。诗人感叹自己与张子华都已年迈,但仍保持乐观豁达,不被世俗长短所困。他们以简朴生活为满足,认为人生如过眼云烟,不必过于忧虑。

最后,诗人鼓励朋友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不必过于悲伤或忧郁,只需以歌笑面对,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宋诗的自然流露和深沉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子华寄示正月四日与其兄及俞叔可兄弟四人会饮诗

两家昆季贺正来,投辖留连肯放回。

恰第四朝春正好,合三百岁老相陪。

有光西洛菜羹社,同醉东坡蕉叶杯。

何似添侬八十一,呼为五老共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杨君贵来访

云自悠悠日自长,栖栖破屋七峰阳。

危时不死风潮泡,耄境犹生石火光。

衔袖慇勤迂客旆,联珠错落照山场。

扶衰展玩无时节,细把诗中一味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侄溥到云南外家回

二竹家传一发微,眼中难问是和非。

诗书事冷官符欣,韦布形枯缯户肥。

儿戏仙楼空梦见,老过颠岭只愁归。

山溪亦有不平处,终日諠声水战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单君范寄梅行

洛阳今何辰,姚黄委沙尘。

岂无桃李花,荆棘相仆臣。

咄咄岁成晚,山空水粼粼。

化为万叶飞,目断无可人。

谁知霜雪根,独抱寒中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