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学书十绝》之一,通过“闭门不语”、“岂可讥时作酒箴”、“料得门前无好事”、“解嘲聊复寄初心”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我内心的坚守。
“闭门不语信深沉”,诗人选择闭门独处,不再与外界交流,这不仅是对纷扰世事的一种逃避,也是内心深处对真我追求的体现。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能够更加专注于自我,不受外界杂音的影响。
“岂可讥时作酒箴”,这句话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诗人认为,不应随波逐流,以饮酒为乐,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时代有所反思。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的思考。
“料得门前无好事”,诗人预感到门前不会有值得高兴的事情发生,这既是对现实的洞察,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在这样的认知下,诗人更加珍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解嘲聊复寄初心”,在面对外界的误解或嘲笑时,诗人选择以轻松的态度回应,将这份初心作为自己的慰藉。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幽默,也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社会责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