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学书十绝(其六)》。诗中以“玉壶”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与向往。首句“玉壶试叫鸳鸯语”,以玉壶比喻高雅的书法作品,鸳鸯语则象征着细腻而和谐的笔画,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书法能如同鸳鸯般和谐美妙。次句“为问仙家似此无”,诗人以仙家比喻达到极致的艺术境界,提出疑问,是否世间真的存在如此完美的书法艺术,表达了对高超技艺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后两句“养就丹砂早归去,不妨闲处作工夫”,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入思考。他将书法技艺比作“丹砂”,意指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修炼,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同时,“早归去”可能暗含着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即在掌握了高超技艺后,能够像隐士一样,远离尘嚣,享受艺术带来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不妨闲处作工夫”,则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因忙碌或闲暇而有所停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