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雨

春末夏之首,恒雨连数旬。

吾土异高低,高者下种匀。

沟车挂梁壁,妇子纺以纫。

但俟水势减,耘耔及良辰。

低者沦江湖,波涛浩无垠。

鸡犬悉上屋,举家寄河唇。

相去数十里,彼此殊越秦。

苦乐宜均被,譬如人一身。

半体虽独活,偏枯为不仁。

所以君子心,溥遍无涯邻。

忧喜不以己,四海熙阳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连续多日的暴雨中,不同地势的人们所面临的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对比高处与低处的居民,展现了自然力量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雨水连绵不断,使得土地高低不平。高处的人们能够按照正常的农事安排播种,利用沟渠灌溉,妇女和孩子们则忙着纺织。他们耐心等待雨势减弱,以便在适宜的时机进行耕作和田间管理。而低洼地区的人们则面临着洪水的威胁,整个村庄仿佛漂浮在无边的江河之中,家禽家畜都不得不躲到屋顶之上,全家人的生计都寄托在河岸的一线安全上。这种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们生活状态的巨大反差。

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公平与共情的思考。他指出,无论是在雨水充沛还是干旱的年份,人们都应该共享福祉,共担苦难,就像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不可或缺一样。半身不遂之人是不仁的,同样,社会中的任何一部分人遭遇不幸时,所有人都应该感同身受,伸出援手。诗人以此呼吁君子之心应具有广泛的同情心,不应只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要为四海之内的所有人民带来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7)

陈祖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

吾慕江州陈,宗族七百人。

每食没广席,长幼列坐俱恂恂。

和气感畜犬,百犬共牢食必均。为问此何时?

豺虎磨牙噬生民。

君如弈棋国传舍,天下不复知尊亲。

世上自乱家自理,闭门别有无边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西京训导宣城

老为千里别,何以遣离情。

道有官无小,风清宦易成。

议参秦博士,诗继谢宣城。

遥识青衿子,趋风江畔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沈归愚

把酒论文记往年,隐侯格律敢随肩。

宫中久识元才子,明主终收孟浩然。

鹤怨猿惊怀故地,马迟枚疾斗新篇。

嗤予守兔清江曲,燕树参差怅各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杜少陵诗后

稷契成虚愿,诗篇轶众群。

吐辞皆信史,每饭不忘君。

汗马怀诸将,龙池望五云。

千秋惟白也,可与共论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